隨著人工智能算法的不斷升級,AI圖像處理的功能越來越強,在先前報道的圖像風格轉換和智能內容感知填充技術已經初露鋒芒,這次AI圖像處理在低光環境的圖片上又有了新的突破。

熟悉攝影的朋友都知道,在低光環境下拍照如果不借助閃光燈等輔助燈光時,只能采用2種辦法,一種是降低快門速度,另一種是提高ISO感光度,然而這兩種辦法都存在一些問題,降低快門速度需要相機固定不動,不然就容易拍糊,提高ISO感光度則會出現難以忍受的噪點影響畫質。現在有了第三種辦法,AI幫你處理低光環境下的高ISO照片。

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 - 香檳分校和英特爾大學的研究人員發表了一篇名為“在黑暗中學習”的新論文。它解釋了他們如何訓練人工智能進行低光環境下的圖像處理,并產生比傳統的高ISO照片更清晰和更實用的照片效果。

該團隊將一組照片組合在一起,每組包含一張相機RAW短曝光照片和一張長曝光版本。然后利用這些數據對神經網絡來訓練AI,從而學習如何使用短曝光RAW照片重新創建長時間曝光的同等畫質效果。

我們來看看具體的案例,首先來看看下面兩張圖的對比,上面的圖像為Sony a7S II拍攝,圖像信息為 ISO 2000,光圈f/9,快門速度1/10s,下面的圖像為AI處理的結果。

ai照片處理_照片處理AR行嗎_照片處理工具

再來看一組案例對比,上面的圖像依舊為Sony a7S II拍攝,圖像信息為 ISO 6400,光圈f/5.6,快門速度1/25s,下面的圖像為AI處理的結果。

照片處理AR行嗎_ai照片處理_照片處理工具

照片處理AR行嗎_ai照片處理_照片處理工具

從這兩組案例中我們都可以很明顯的看到,AI給低光環境下拍攝的照片都做到了很好的優化處理,噪點更少,圖像更清晰。

AI圖像處理的進化速度之快讓人始料不及,或許隨著它進一步的功能提升,我們傳統的拍照方式也會產生新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