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的寒怎么寫 冷冷冷,用古詩詞怎么說?
調苦竟何言,凍吟成此章。
天色青蒼,寒氣鋪天蓋地,無處不在,無處沒有。強勁的北風掃蕩著原野、抽打著枯敗的桑枝,發出了裂人心弦的凄厲的叫聲,叫人慘不忍聽。寒風凜冽,寒氣逼人,它們勁掃宇內、?漫天地之間,使江河凍結,厚密無紋;它們遮天蔽日,包裹著面色慘白的太陽,使它也發出了凜凜的寒光。
找來石頭,想敲石取火,但結果又偏偏是欲取火而不得。強盛的寒冷正將溫暖無情地奪走,因而充斥天地的只是無處不在的寒氣了。面對這種凄苦的情景和格調,詩人有千種話語要說,有千種情感要發,但是,也許這種急于傳達的話語和情感過于復雜了吧,他竟感無從言起,于是便在周身寒徹之中吟成了這首詩歌。
孟郊《苦寒吟》中的極端寒冷,已使人到了痛苦的地步。
《子夜吳歌·冬歌》
唐·李白
明朝驛使發,一夜絮征袍。
素手抽針冷,那堪把剪刀。
裁縫寄遠道,幾日到臨洮?
天冷,手已僵。丈夫遠在邊關,寒冷更勝此地。一夜趕絮征袍,只為明朝驛使快馬,早日送去冬衣。無奈天勝寒,針線難抽,剪刀冰涼難握。心中憂急,忙呵氣暖手,趕縫不息。
時間是傳送征衣的驛使即將出發的前夜,時間是女子為征夫趕制冬衣,全文雖無“趕”字,但詩中處處皆可看到這個字,讓人如睹那女子急切、緊張勞作的情景。關于如何“絮”、如何“裁”、如何“縫”等等具體過程,詩人有所取舍,只寫抽針把剪的感覺,突出一個“冷”字。素手抽針已覺很冷寒冷的寒怎么寫,還要握那冰冷的剪刀。天氣的嚴寒,使手指也不靈巧了,而時不我待,偏偏驛使就要出發,人物焦急情態宛如畫出。
《夜雪》
唐·白居易
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
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夜里,忽覺枕被寒冷,不禁驚醒。望向窗外,映得明亮。這才知道夜間下了一場大雪,雪下得那么大,不時聽到院落里的竹子被雪壓折的聲響。
試想,雪無聲無味,只能從顏色、形狀、姿態見出分別寒冷的寒怎么寫,而在沉沉夜色里,雪的形象自然難以捕捉。然而,樂于創新的白居易正是從這一特殊情況出發,依次從觸覺(冷)、視覺(明)、感覺(知)、聽覺(聞)四個層次敘寫,一波數折,曲盡其貌其勢、其情其狀。
《山中雪后》
清·鄭燮
晨起開門雪滿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凍,一種清孤不等閑。
清晨起,打開門看到的是滿山的皚皚白雪。雪后初晴,白云慘淡,連日光都變得寒冷。房檐的積雪未化,院落的梅花枝條仍被冰雪凝凍。這樣清高堅韌的性格,是多么不尋常啊!
在這首詩歌中,鄭板橋由大雪之后的寒冷,寫到自己內心深處的凄涼,看似寫景狀物,實則見景生情,將景和物交融一起,對歷經苦難的身世發出深深的感嘆。
《少室雪晴送王寧》
唐·李頎
少室眾峰幾峰別,一峰晴見一峰雪。
隔城半山連青松,素色峨峨千萬重。
過景斜臨不可道,白云欲盡難為容。
行人與我玩幽境寒冷的寒怎么寫,北風切切吹衣冷。
惜別浮橋駐馬時,舉頭試望南山嶺。
雪后的少室眾峰并不完全相同,有一些山峰和其他山峰有明顯的區別。有的因冬日晴暖,陽光照射而積雪溶化,也有的山峰因陽光不足,依然被白雪覆蓋。從城內望山,因為有城郭阻隔視線,只能見到山的上一半,這半山峰上布滿了青松,在一片銀白的世界里,更顯得蒼翠挺拔,而周圍的山巒,重重疊疊,盡被白雪染成素色。
落日余輝,斜照山峰,那夕陽的紅光給少室諸峰一座一座地著色,使少室諸峰不斷地變換著色彩,一時說不清它的奇妙、絢麗;山頂上飄浮著片片白云,山峰在云霧繚繞中瞬息萬變,生動活潑,婀娜多姿。興致高昂,與友人賞玩幽境,忘了啟程。待北風呼嘯凄厲,身上衣服侵冷,寒意徹骨,才依依惜別,不舍離去。
詩人與王寧浮橋上依依惜別,王寧漸漸走遠了,詩人還佇立在橋上,舉頭試望友人王寧在南嶺中的身影。
此首寫景送別詩,可分為兩部分,前六句寫雪后初晴的少室山綺麗多姿,分外妖嬈;后四句寫送別王寧,依依惜別,無限深情。詩題揭示了全詩內容:有少室山,有雪,有晴,有送,有朋友王寧,各個鏡頭就圍繞“送"的行動展開。
《冬柳》
唐·陸龜蒙
柳汀斜對野人窗,零落衰條傍曉江。
正是霜風飄斷處,寒鷗驚起一雙雙。
水邊成行的柳樹斜對著我的窗子,衰敗的枝條,零零落落地堆積在江岸邊上。
這時寒風吹過,把柳樹的枯枝吹斷,驚起一雙雙正在江邊棲息的寒鷗。
此詩的一、二句寫柳的地理位置和衰落形態,是靜景。詩人住在郊外,不寫自己的窗剛好對著一行柳樹,而寫柳樹對著詩人的門窗,顯得新奇別致。三、四句轉而寫動景:霜風勁吹,枯枝斷落,鷗鳥驚飛。詩人用精煉的筆墨,描繪出一幅鮮明的畫面,有聲有色,形象十分生動,讓人感受到冬天早晨江邊的寒洌、冷清。
《嘲王歷陽不肯飲酒》
唐·李白
地白風色寒,雪花大如手。
笑殺陶淵明,不飲杯中酒。
浪撫一張琴,虛栽五株柳。
空負頭上巾,吾于爾何有。
大地一片雪白,風色寒厲,紛紛揚揚的雪花如手般大小。可笑你一副陶淵明做派,卻一點也不飲杯中美酒。你真是浪撫了一張素琴,白白栽了了五株翠柳。枉負頭上那一頂葛巾,我對你來說意味著什么?
歷陽,唐代郡縣,治今安徽省和縣歷陽鎮,因“縣南有歷水”而得名。當時李白訪問歷陽縣,正值大雪紛飛,縣丞設宴招待李白,李白席間頻頻舉杯,贊賞歷陽山美、水美、酒美,可惜就是人不“美”——沒有人陪他喝酒。于是席中賦詩《嘲王歷陽不肯飲酒》,豪情萬丈,景象怡人。
《對雪》
唐·杜甫
戰哭多新鬼,愁吟獨老翁。
亂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風。
瓢棄尊無綠,爐存火似紅。
數州消息斷,愁坐正書空。
悲嘆痛哭的是數萬戰死的將士,懷愁吟唱的是獨坐床邊的杜陵老翁。亂云低垂籠罩著淡薄的暮靄,急雪翻騰回舞于凜冽的寒風。瓢已丟棄,酒杯中再無滴酒,爐內無火仍映得眼前一片通紅。數座州府的消息已被隔斷,憂愁無聊,用手在空中劃著字。
這里,身冷還在其次,心冷才是最主要的。因為這年冬天,長安失陷,杜甫又被叛軍所俘,身心備受折磨,冷是自內而外,內外交加的。
更多寫作指導、熱門時文、寫作素材、讀書方法、學生佳作……盡在《新讀寫》雜志!
投稿郵箱:。
新讀寫微信相關文章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果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者其他問題不想在本站發布,來信即刪。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