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怎么寫吸引人 陸生作:取一個吸引人的作文題目(上)
取一個吸引人的作文題目(上)文/陸生作
今天講題目。作文取題目很重要。
題目里面有一個目字,目就是眼睛,眼睛是心靈的窗戶。你把作文的眼睛取好了,別人透過這雙眼睛能夠看到東西,千萬不能擺出一副死魚眼。
把一個題目取好,肯定要打扮一下。打扮前后,可以有天壤之別。猶如女子卸妝。
但是,不管眼睛也好,打扮也罷,光題目好只是個標題黨,外強中干,關鍵還是內容要好,不然就是繡花枕頭爛稻草。所以,我們要在題目上下功夫,更要在內容上下功夫。
板書
把題目取好講,要講兩點:
第一、加東西
加東西里面可以分成兩塊,一個是修飾,一個是修辭。
修飾里面可以分幾塊:人物,情節(jié),事理等。
人物舉例:比如說,有一個故事的題目就叫《鴨》,有吸引力嗎?沒有。變成《小鴨》,再變成《丑小鴨》。從《鴨》到《丑小鴨》題目的吸引力有沒有變強一點?——這就是在修飾上下功夫,抓住了人物的特點。這只鴨子是小的而且長得很丑。丑小鴨有什么好寫的?它會變成美小鴨。這個美,可以是外表,可以是內心。(例:《灰姑娘》《睡美人》)
情節(jié)舉例:有的題目有情節(jié)提示的作用。比如說,有一個題目叫《尷尬的表揚》。看了這個題目,我就知道在這篇作文當中有一個表揚的情節(jié),而且這個情節(jié)是令人尷尬的。盡管我沒有看文章的內容詳情,但從題目得了提示,對閱讀下文就有一個期待。如果一讀,發(fā)現(xiàn)里面沒有尷尬的表揚,那就是掛羊頭賣狗肉,文不符題。我們可不能這樣。(例:《清官斷案》《公子落難記》)
事理舉例:比如說,有一個題目叫《誠信》,做人要有誠信,是一個大道理。給題目加上一點東西,變成《誠信丟不得》,作者寫文章的態(tài)度從題目就看出來了。(例:《失敗是成功之母》《堅持就能勝利》)
從修辭角度講題目,我們可以用比喻、擬人、夸張、借代、對比、設問等方法取題目。
比喻——心情變奏曲
擬人——我和春天有一個約會
夸張——花盆里的春天
借代——雨中,那鮮艷的紅領巾
對比——坐著讀書,站著做人
設問——誰給我的鼓勵?
平時在寫作文當中,用到的六要素里:時間標題怎么寫吸引人,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它們可以用來取題目,你們學過的那些修辭手法可以用來取題目。這叫萬變不離其宗,只是把它用在了不同的地方而已。可能你從來沒有從這個角度來考慮這個問題,那今天告訴你了標題怎么寫吸引人,希望你能夠把它運用到作文的各個角落去。題目,也是一句話。一句話,一段話,一篇作文,它們在思維上是一致的。
關于取題目,今天就講第一點,第二點下次講。取題目,不是我們最重要的內容,最重要的內容是這兩篇例文。現(xiàn)在我們來讀一讀,讀完之后,我會問你們:在讀的過程當中,從里面讀出了什么寫作方法?不要告訴我比喻、擬人、排比、夸張,也不要告訴我動作描寫、語言描寫、心理描寫之類,講講其他東西。
這里要講兩個重要的問題:
第一個是順序
記牢順序有兩種,第1種叫自然時間,第2種叫敘述時間。
什么叫自然時間呢?就是太陽從東方升起時肯定在早上,西方落下時肯定在傍晚。時間是單程的,它只向前標題怎么寫吸引人,不回頭。
我們做一件事情,它的發(fā)生發(fā)展高潮結局,肯定是按時間順序發(fā)展的。這個沒法改變。
但是,敘述時間就可以改變。老師教你們的倒敘、插敘、補敘,就是一個改變了自然時間。
現(xiàn)在,請你找一找例文中的這件事情,它的自然時間順序是怎么樣的?把它分成ABC三個部分。
文章一開始講“桌上的燈亮了,桌旁的人睡了”,這是整個事件的開頭嗎?不是,它是這篇作文的開頭。事件的開頭,不等于作文的開頭。
事件的開頭(A)是,父母說,你睡這個床,我們睡那個床。然后(B),他們睡了。他們睡著之后(C),“我”就把燈壓低一點。整個自然時間的過程清楚沒有?
知道了事件的自然時間,就很容易判斷,文章是倒敘還是插敘。
把這件事情分成abc三個部分,這是它的自然時間;敘述的時候變成了bac,這自然是倒敘了。
首尾呼應
首尾呼應是我們學作文時經常講到的。例文確實是呼應了,開頭“桌上的燈亮了,桌旁的人睡了”,結尾“桌上的燈滅了,心中的愛醒著”。請問:它只是簡單的首尾呼應嗎?
有沒有像剝橘子一樣,在結尾處把皮剝掉了,剝出了美味的果肉?
對呀,不是簡單地呼應,結尾點題了,結尾是對于愛的表現(xiàn),更上一層樓,主題出來了。
第二個是情緒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
1.現(xiàn)在請你們找一找,在ABC這個過程當中,人物“我”的情緒是怎么變化的?
失落、歉疚、嘴角向上。
2.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
因果關系。因為覺得歉疚,所以他才會把臺燈壓低一點點;因為壓低了,他覺得干了一件好事,所以嘴角上揚。
情緒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里面有一個因果關系。因果關系對寫作文來講非常重要。比如:你爸“啪”一巴掌打在你臉上,為什么呀?總有一個原因的。你挨揍了,情緒變化了嗎?接下來又做了什么……整個事件就可以連貫起來了。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需轉載,請聯(lián)系原作者。如果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者其他問題不想在本站發(fā)布,來信即刪。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wǎng)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lián)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