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把考試卷領回家,試卷要家長簽字,家長
“孩子把考試卷領回家,試卷要家長簽字,家長應該怎么做才比較合適呢?”有人問。
如果孩子的試卷要家長簽名,我一般先看孩子考了多少分,然后再看孩子錯在哪里,接著讓孩子再把卷子中有錯的地方訂正一下,最后再讓孩子把錯誤的地方記錄在相應學科的“錯題本”中,然后在把自己的名字寫到卷子上去。
孩子考砸了,她拿回卷子的心情肯定是相當沉重的,家長在這個時候沒有必要以“暴風驟雨”來面對孩子那比較“精致”的分數,而要和靜下心來和孩子一起分析這張卷子錯在哪里,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錯誤。與其在孩子考砸了之后打擊譏諷孩子,還不如讓孩子看到自己學習上存在的短板,正視自己的缺點,以期在下一次的考試之中能考取更好的成績。
我是孩子的家長,也是自己孩子的老師。在我們班級,我也曾布置過讓家長在卷子上簽字的“任務”。而很多家長是怎么做的呢?他們往往只是簽了一個名字,就“萬事大吉”了。讓學生把卷子帶回去簽字的時候,相應的卷子我還沒分析,所以卷子中錯的地方我一般是在第二天的時候才逐題分析講解。
而很多家長在簽名之后,卷子中錯誤的地方依然保持原本的樣子,整張卷子如同“保持案發現場”一般一丁點的改動都沒有。我簡單梳理了一下前因后果,原因大概有兩個方面:
一方面,家長簽字的時候,只看孩子的分數。
孩子的卷子帶回家之后,一些家長只是看重孩子的具體考試分數是多少,當發現孩子成績在90分以上,很多家長都會象征性地表揚孩子幾句就簽上自己的大名了;而一旦發現孩子的成績考砸了,那么直接來個“男子單打”或者“女子單打”,甚至來個“男女混合雙打”,至于卷子中有沒有出現什么錯誤,貌似不在他們關心之列。
另一方面,家長自己的文化程度不高,孩子卷子錯在哪里不知道。
我是農村地區的小學教師,在我們農村,很多家長都外出打工,所以為家里“守巢”的只剩下那些爺爺奶奶,而那些老太太老大爺們中的文盲或者半文盲居多,他們的孫子考了多少分他們大概可以看出來,但是具體哪個地方做錯了,他們也無法一對一輔導,這和城市的家庭相比有著天壤之別。
作為一線教師,我覺得家長只要在家里,哪怕自己再忙,也要盡可能抽出時間陪孩子及時訂正卷子,讓孩子養成考后再反思的一個好習慣。實踐證明,一個“反思型”的孩子,想要在學習上不斷進步,并不是一件多么難的事情。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