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考2024年高考作文】全國名校模擬高考作文題立意專家解析6

1、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社會在日新月異地發展,數字化時代也已經來臨,網絡科技在改變我們的世界,給我們帶來了更便利、快捷、多彩的生活。同時,社會人口老齡化問題日趨嚴重也是不爭的事實,如何讓一些與數字時代脫節的老人一樣有獲得感和幸福感,是我們當下值得關注、思考并著力去解決的現實問題。

請根據材料內容,寫一篇文章,體現你的認識與思考。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 800字。

【文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的寫作能力。首先,材料中前半部分講述了網絡科技對社會帶來的便利,后半部分講述了網絡科技的發展帶給一些弱勢群體的不便,網絡的發展沒有讓老年人感受到社會的認可與幸福感。由此,學生需要思考,怎么看待網絡科技的發展?網絡科技發展存在的弊端如何解決?怎么讓老年人在網絡科技中獲得成就感?等等。這些問題的答案就是寫作的主要內容。最后,需要學生搜集相應的素材,進而展開寫作。

參考立意:

①關注銀發群體在網絡科技中的感受。

②老年人也應該享受網絡科技的成果。

2、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現在的語文教材中有很多文言文,學生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去理解、背誦,而且語文、歷史等學科考試中也有理解文言文的相關試題。有些學生對此頗有微詞,有的說:“文言文是古代的東西,我們生活在現代社會,平時交際根本用不著,學它干什么?刪掉多好!”有的說:“現代精品佳作不計其數,這些就足夠我們學了,何必學文言文?”有的說:“一個世紀之前,陳獨秀《新青年》就已經倡導白話,反對文言了,為什么我們還要學習?”

這些看法得到了一些人的贊同,但顯然它們是較為偏頗的。請你針對以上看法寫一篇駁論文,闡述你對學習文言文的看法。

要求:綜合材料內容及含意,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題解析】:材料是有關學生學習文言文的內容,這既與學生的學習實踐緊緊相連,同時又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緊緊相連。材料提供了三種較為偏頗的看法:

一、現代生活交際用不著文言文,不必學;

二、現代精品佳作太多,用不著學文言文;

三、一個世紀前就已經有人反對文言了,所以更不必學習文言文。

寫作時應針對這三種看法進行批駁,第一種看法的錯誤之處在于違背了聯系的觀點,割裂了歷史,這是對優秀傳統文化的拋棄;第二種看法的錯誤之處在于忽視了文言文對現代人的重要作用;第三種看法的錯誤之處在于沒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僅從表面看待歷史現象。要求寫駁論文,所以在寫作中要針對上述三種看法作深入分析,揭示其錯誤之處,同時要提出正確的看法。

行文思路:可以把“現代生活交際用不著文言文,不必學”“現代精品佳作太多,用不著學文言文”“一個世紀前就已經有人反對文言了,所以更不必學習文言文”這三個觀點作為行文中批駁的靶子,分別駁斥,揭示出錯誤之處,同時要提出正確的觀點,應該學習文言文,這是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樣能更好的理解文言知識,獲得內化文化精神,指導我們為人處世,使文化得到更好的傳承。

參考立意:

1.學習文言文,就是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2.文言是現代漢語的源頭活水。

3.我們應該接受古代文言精華的陶養。

小論文如何寫歷史_論文寫歷史小說怎么寫_歷史小論文怎么寫

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我夢想時,感覺生命之美麗;我清醒時,感覺生命之責任。

品讀上面句子,請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詩歌除外),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透露個人相關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題解析】:這是一道引語類材料作文題。

從形式上看這是一道名言警句類材料作文,句子化用了特里薩修女的名言:“我睡去,感覺生命之美麗;我醒來,感覺生命之責任。”該句子中歷史小論文怎么寫,出現兩組對立的概念——“夢想”與“清醒”,“生命之美麗”與“生命之責任”。在行文時,應圍繞“夢想”與“清醒”這組概念展開具體論述。

寫作此類作文歷史小論文怎么寫,首先要對核心概念進行解釋、演繹。“夢想”這一概念考生理解起來比較容易,難在“清醒”一詞。這時,我們可以引入“清醒”的近義詞,或者是“夢想”的反義詞,由此我們找到“現實”“實踐”“腳踏實地”等。如此一來,這個作文題就變成論述“想與做”“夢想與現實”,考生就容易下筆了。

寫作時,針對夢想,可以論述其對于人生的積極意義。以個體來講,夢想可以提供人生豐富的可能性,可以給予人現世生活的動力;以群體來講,夢想是許多發明創造的序曲,可以推動人類文明的進程……和“夢想”有關的事例古往今來非常豐富,選材時應盡量挑選典型、新穎的。可以是某一個人的夢想,也可以是某一群體、社會、國家、人類的夢想;可以是虛構的,如神話、傳說,也可以是最終實現的藍圖、愿景等。針對“現實”去闡述,與“夢想”相對,這里應側重談人在現實中的努力、奮斗與擔當。努力實踐、承擔責任,才能使夢想不淪為水中月、鏡中花。對此,可以聯系一些相關的概念,如“責任”“行動”“腳踏實地”等。如此想來,古今中外的科學家、民族英雄等,大多都可供選擇,就要看具體論述時如何緊扣論點展開。在闡述清楚兩者內涵后,最好是能辯證地處理“夢想與現實”的關系。“夢想”與“現實”是一組對立統一的概念,兩者看似表面矛盾,內里其實相互依存、轉換,比如擁有夢想能為生命的責任指引方向,又或者說有了責任,才能真正實現美好夢想。

參考立意:

1.夢想藏于心歷史小論文怎么寫,責任扛于肩。

2.用夢想憧憬未來,用責任實現夢想。

3.夢想要以現實為基礎。

4.夢想可能會成為現實。

5.完整的人生夢想與實踐缺一不可。

4、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2021年在一次演講中,美國前總統奧巴馬說:對于所有年輕人,我希望你們保持憤怒。音樂人薛之謙的新專輯《無數》卻告訴年輕人:冷靜是為了保持憤怒。

讀了以上材料,你有怎樣的感悟?請結合你自身的體驗和當下社會生活實際寫一篇文章表達你的感悟與思考。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題解析】:這是一道引語式的材料作文題。

材料是兩則關于“憤怒”的名言,一個是奧巴馬對青年人的希望,希望年輕人保持憤怒;第二個是薛之謙新專輯中告訴年輕人,冷靜是為了保持憤怒。

兩個人的態度都是提倡年輕人保持憤怒。憤怒是一種原始的情緒,或是因自己的愿望和期待不能實現而生氣,或是因受到挫折和承受痛苦時的惱怒、對社會現象以及他人遭遇感到義憤填膺的情緒。憤怒和傷心不一樣,憤怒一般有明確的對象,而傷心只關乎自己。保持是持續的狀態,保持憤怒便成為具有連續性的,持久性的對生活、世界、他人、自我的一種憤怒的態度。

保持憤怒的作用是什么?當前社會中,憤怒情緒普遍缺失。儒家的溫良恭儉讓,中庸的不偏不倚,道家的無為與不爭,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底層態度,改變不了環境就改變自己妥協主義,山不過來我就過去的權宜變通……我們太習慣接受,忍受,卻丟失了憤怒的勇氣。沒有了對不公平說不的勇氣,不敢拒絕,不敢說真話,忘記了沒有憤怒就沒有正義的簡單事實。個人不會憤怒,會成為如好好先生的“鄉愿”;社會沒有憤怒,會虛偽肆無忌憚,丑惡大行其道。

但是不是什么時候都需要憤怒,我們需要用冷靜來保持憤怒。為什么需要用冷靜來保持憤怒?因為憤怒不是情緒上的發怒,而應該建立在理智上的自省和克制,理智上要準確地分析客觀事實,為值得憤怒的事情而憤怒,不為情緒的暴怒沖昏理智的頭腦,這需要冷靜的加持。冷靜思考,可以找到憤怒之因;冷靜判斷,可以找準憤怒之事,冷靜行動,可以準確發力,有步驟有階段的持續性的有效的解決問題。

寫作時我們可以安排成層進式的結構。可以先分析什么是憤怒或保持憤怒。然后分析為什么要保持憤怒,接下來分析如何保持憤怒,也就是說情緒失控不等于憤怒,不能冷靜面對現實也不是真正的憤怒。最后再次點題,表明需要冷靜地保持憤怒。

參考立意:

1.用冷靜粹煉憤怒。

2.憤怒也需要克制。

3.憤怒不等于魯莽。

4.在斗爭中憤怒,在憤怒中冷靜。

5、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明天的中國,奮斗創造奇跡。蘇軾有句話:“犯其至難而圖其至遠。”意思是說“向最難之處攻堅,追求最遠大的目標”。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

——2023年新年賀詞

我覺得不但在文藝方面,就在立身處世的任何方面,貪懶取巧都不會有大成就,要有大成就,必定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徑走。

——朱光潛

青年興則國家興,新時代青年重任肩,校文學社就以上材料征文鼓勵青年學子。請你結合材料內容及含意寫一篇文章參加征文活動。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題解析】:這是一道任務驅動型材料作文題。

作文材料由2023年新年賀詞中的話和朱光潛先生的話組成,審題時首先要分析兩則材料的主旨。新年賀詞引用了蘇軾的“犯其至難而圖其至遠”,這段賀詞意在勉勵我們:不要怕有困難,不要怕路途遠,只要敢于奮斗、敢于攻堅克難,就能讓中國的明天更美好。朱光潛先生話中的“不但在文藝方面,就在立身處世的任何方面”點明了后文是在立身處世中要明白的道理。其中,“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徑走”與蘇軾的“犯其至難而圖其至遠”不謀而合,都強調了想要取得遠大的成就,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就不能懶惰取巧,要敢于挑戰、戰勝困難,迎難而上。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果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者其他問題不想在本站發布,來信即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