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勢Auto-First|柴小娜

疫情結束后的首個全球車展上海車展和當下爆火的ChatGpt,不知道會產生怎樣的火花。

一方面,ChatGpt的出現,不僅在技術領域深刻影響汽車行業和整個自動駕駛進程,包括華為、造車新勢力等車企都在做同一件事,即從激光森腔昌雷達開始圍繞BEV+Transformer模型的做法,使智能駕駛正在逐漸擺脫對高精地圖的依賴。

另一方面,我們嘗試從設計、營銷、事件等領域與中國版的ChatGpt文心一言溝通,其強大的邏輯歸納能力、以及連續對話的交互體驗,學習迭代能力遠超人類本身。

因此,我們來看看人工智能大模型如何看待此次車展,主要圍繞智能電動浪潮下的車企、品牌、銷量、技術、造車新勢力、自動駕駛、人物等多個方面。

2023上海車展,寧德時代發布了凝聚態電池,能量密度500 Wh/kg,遠高于目前技術框架下的能量密度極限,不僅突破了行業認知,更是寧德時代技術研發和積累的厚度所在。因此,我們問:寧德時代的凝聚態電池對行業此扒意味著什么?

2023上海車展,業內共識是中國自主品牌機會來了,要如何才能抓住自主品牌超越合資的這次機會?

2023上海車展最火的車型是仰望U8,你認為這款車最大的賣點是什么?

大眾ID.7會不會成為爆款,售價多少合適

小米公司董事長雷軍在上海車展期間“取經問道”,你覺得小米汽車會成功嗎?原因是什么?

假如有一天華為決定造車,請你為華為品牌的汽車畫一個設計圖

比亞迪作為新能源自主品牌的代表之一,發揮了哪些作用,引領了哪些技術突破?

如何看待寶馬MINI冰激凌事件?

BBA的電動車為何賣不過特斯拉?

汽車行業有哪些好的營銷方案?

看完這些問答,整體來看,有些屬于“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一直在重復羅列官話套話,真正有用有價值的信息不多;有些回答類似百度百科,中規中矩;很多回答屬于舊信息,大模型的數據并未更新到2023上海車展。

對于2023上海車展,如果僅從文心一言獲取有價值的信息,目前來看還需要繼續學習和迭代,離作為工作輔助倒是可以參考。


【本文來自圓如易車號作者汽勢傳媒,版權歸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系作者。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與易車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