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韻母的寫法:ai 、ei、ao、ou、ia、ie、iao、iou、ua、uo、uai、uei、üe,共十三個。

ai、ei、ao、ou 4個。發音時,口腔肌肉放松,韻腹 a、o、e 發得清晰、響亮、音值稍長,后面的i、u(o)是韻尾,發得輕、短、模糊,只表示舌位滑動的方向。每個元音必須讀成一個整體。尾音 i和u(o) 實際上不到位,是松元音 [I] 和[ U ]。如:

ai[ai]:白菜、愛戴、彩排、災害,曬臺

ei[ei]:肥美、配備、蓓蕾、飛賊、黑煤

《漢語拼音方案》把前元音 [ε]、[е]、中元音[ ? ]、后元音[γ]4個音用一個字母“e”標示。[ei]中的“e”實際上接近央元音[ ? ]。

ao[au]、[a U ]:草包、高潮、號召、報告、拋錨

韻尾也不到位,到 u、o之間的[ U ],《方案》用ao、iao表示[au、iau]。1956年出版的字典上是au、iau。因為an、au手寫體容易相混,o書寫清晰,又增加o的使用頻率,所以把[αu]寫作αo,[iαu] 寫作iαo 。

擴展資料:

復韻母的發音:

1、發音時開口度哪凳笑、舌位、唇形有變化,這種舌位的移動過程叫“動程”,動程是一個滑動的漸變的過程,而不是跳動的。如二合元音ai,在a、?、 E 、 E、e、I、i 中間有一連串的過渡音,記錄時只記首尾兩個元音作為代表。三合元音由舌位曲折移動而成,中途改換一次滑動方向,記下首音、轉折音、尾音三個元音作代表,如:iao、uei。

2、李含復元音韻母必須讀成一個整體,中間不能間斷。

3、幾個元音有主有次,其中一個開口度大、響度大、發音較粗旁清晰的元音叫主元音,又叫“韻腹”。主元音前后的元音發音輕、短、模糊,分別叫“韻頭”、“韻尾”。根據主元音的位置可分為前響復合元音韻母、中響復合元音韻母、后響復合元音韻母三種。

普通話有十三個復韻母, 9個二合元音: ai、ei、ao、ou、ia、ie、ua、uo、üe,4個三合元音:iao、iou、uai、uei。二合元音分前響復韻母、后響復韻母兩類,三合元音是中響復韻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