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一夜之間,AI改變了行業格局,畫圖修圖、文案寫作等這類活兒,一個AI就足夠了。

顯然,那些行業是被AI第一個沖擊的。


再回過頭來看汽車行業,這么復雜的研發到制造流程,應該AI還搞不定吧?


如果你有這樣的想法寬舉轎,那說明:你已經落后于時代了。


因為,AI已經出現在了許多的造車環節中了,今天就帶大家去盤點一下。

 

 


01


No.1 奧迪AI機器人比專業更苛刻地評判你的焊接

奧迪在擁抱人工智能(AI)方面邁出了重大步伐。


現在,奧迪推出了一種利用AI進行質量控制的系統,它將專注于檢查車身中的點焊質量。奧迪已經在Neckarsulm工廠成功開發并測試了AI系統,該工廠生產的是奧迪e-tron GT和R8。

 

根據奧迪的說法,新的AI系統效率驚人,在每個班次的300輛車上,分析了約150萬個點焊的工藝質量,而員工可以專注于識別AI報告的“可能異常”的情況就好。


在此之前,員工必須使用超聲波設備手動檢查每輛車約5000個點焊,可見,效率的提升是驚人的。

 

 


02


No.2:豐田的AI可以幫助解決無聊的汽車設計

日產宣布用AI做汽車造型設計后,豐田也快速入局。


豐田研究院推出了新的生成式AI,進行汽車設計,并能夠優化該車的空氣動力學。


這一工具可以為設計師提供所需要的工程輸入,換而言之就是將工程約束整合到設計師的概念創作中。

 

這是和其他單一功能AI不一樣的地方。


以AI的效率無疑可以加速新車型在開發設計階段的進程。


但一旦海外品牌的開發時間被縮短,那么,自主品牌靠加班內卷出來的時間優勢將蕩然無存,當然,自主品牌也可以在AI這塊加把勁。

 

 


03


No.3:福特使用AI,讓你無需駕駛

AI的能力現在正被福特用來改善其Blue Cruise的智能駕駛技術。


這種半自動駕駛系統允許駕駛員在特定道路上不用手駕駛,福特客戶現在已經累計行駛了超過6400萬英里,即1.02億公里。

 

盡管Blue Cruise很慎肆出色,但它仍需不斷改進。


為此,福特轉向了AI自主學習,收集像Mustang Mach-E等車主自愿共享的某些數據,并分析這些數據以了解系統可能會失敗的地方以及如何進行增強智能駕駛能力。


考慮到隱私安全,AI軟件會自動從數據中刪除客戶的個人信息,甚至會模糊車牌號,以便當一輛特定車輛向福特發送報告時,只包含相關和非個人信息。

 

 


04


No.4:奔馳為MBUX語音助手添加ChatGPT功能

作為一款人工智能大型語言模型,ChatGPT被放到車載語音助手也就順理答咐成章了,畢竟,這干的也是本職工作。


但對于奔馳MBUX車機的交互能力卻會有質的飛躍,在人工智能集成后,它的車機語音控制將會更加直觀。

 

此前,或許你可以詢問MBUX新聞、體育、天氣、導航,甚至是控制智能家居。


這其實已經非常智能了,但都是被設定好的。


有了AI之后,這一類的限制就被徹底打破了,只要AI知道的信息,你就可以獲得。


但我們仍需提防數據與隱私泄露風險,并注意長期使用對駕駛注意力的影響。


總之,AI的嵌入無疑讓車內生活更加豐富,也是科技上的一個進步。

 

 


結束語


沒想到,AI已經開始為汽車產業服務了,從設計到制造,從智能駕駛到智能語音。


對于汽車界而言,AI為我們帶來的是高效的執行和豐富的出行體驗,無論如何,消費者都會因此而受益。


【本文來自易車號作者西游社,版權歸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系作者。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與易車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