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基金布局 最新!關于ChatGPT,知名基金經理發聲
中國基金報記者 李樹超
今年股市最靚的兩個仔兒——概念和“中特估”,輪流領漲市場吸引資金關注。
作為資本市場重要的機構投資者和“風向標”,4月20日最近公布的基金一季報顯示,部分知名基金經理開始公開唱空越漲越高、今年大漲超80%的指數,“在市夢率投資時段,并不是我們所擅長的”,該指數最新動態市盈率高達271倍;而針對市場“棄兒”新能源板塊,多位堅守的知名基金經理認為風險已經充分釋放,新能源板塊非常具有吸引力。
速看觀點交鋒:
銀華基金李曉星:“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過度的熱情在某個階段也總會消退”,“在市夢率投資時段,并不是我們所擅長的,所以我們在一季度對于TMT板塊有所減倉,現在的配置大概率少于市場平均。”
中泰資管姜誠:人工智能的發展是一個長期因素,我們還沒有足夠的把握去捕捉到它帶來的投資機會,但可以盡量回避它帶來的傷害。以盡可能低的價格買盡可能好的資產,是我們的投資目標。
銀華基金焦巍:我們會重視人工智能對投資機會和投資行為本身帶來的巨大影響,但并不準備妄自菲薄。人工智能這一科技巨變遲早會給消費投資帶來新的模式變遷和新的標的。
知名基金經理:過度熱情在某個階段總會消退
最新管理規模超過400億元的知名基金經理李曉星,在最新披露的一季報中,談到了一季度主題上最火熱的引爆的人工智能板塊。
在他看來,是繼PC、互聯網之后又一革命性的技術,現象級應用推出后,國內外各巨頭加速入局。需要關注的是,AI產業的發展不會一蹴而就,中間也必然會有曲折,包括數據隱私、倫理等潛在風險,可能造成板塊后續波動。投資機會上,“賣水人”硬件先行的算力產業鏈,以及AI為用戶賦能的垂直類應用場景值得關注。
目前TMT板塊的交易占比一度超過了 40%,當然市場中有不少聲音說這次不一樣,交易占比創新高代表了主線行情的確立,但我們還是認為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過度的熱情在某個階段也總會消退。我們擅長的成長股投資是有估值約束的業績成長股,在市夢率投資時段,并不是我們所擅長的,所以我們在一季度對于TMT板塊有所減倉,現在的配置大概率少于市場平均。
但李曉星也提到,他在去年三、四季度布局了不少人工智能相關的標的,主要布局的是硬件的芯片相關以及軟件的辦公應用相關,當時TMT的配置是高于市場平均不少的。
曾在2021年新能源行業賺的“盆滿缽滿”、業績躋身前列的中信保誠基金經理孫浩中,也在一季報評論稱,今年第一季度行情分化明顯,其中科技和“中特估”是市場熱點。每年的10月-次年3月是業績真空期,該時間段的市場往往更易受到政策、主題等因素的催化。
孫浩中表示,今年第一季度,科技行業漲幅遙遙領先chatgpt基金布局,計算機、通信、傳媒的漲幅均在30%附近,其亮眼表現主要源自于去年底至今以為代表的人工智能概念持續催化。“中特估”行情主要表現為前期低估值的中字頭企業開始補漲,2023年Q1中字頭央企指數上漲10%,從行業層面來看漲幅居前的主要為央國企占比較高的制造類行業,如建筑、機械等。
也有知名基金經理表示,以為代表的人工智能概念崛起,是難以預測的,但觀察這一投資機會的核心,還是關注該類資產的價值增長。
“一季度的市場走勢再次佐證了一個道理chatgpt基金布局,即市場是難以預測的。迄今為止,表現最好的是AI相關板塊,這在今年初是想象不到的。就好比去年初我們想象不到俄烏沖突,和后來的疫情。”中泰資管基金經理姜誠也在一季報中表示。
姜誠認為,AI或許是科技發展進程中最重要的事件之一,但要搞清楚它對投資有哪些影響卻很難。利潤在產業鏈不同環節之間將如何分配?市場當前認為的受益環節是否能如愿受益?它的“智能”水平達到了什么程度,以及滲透率將多快提升?都是很容易讓人興奮、可細說起來又讓人不明就里的難題。談資和投資之間,隔著一道鴻溝。
而針對在不確定中,如何抓住投資機會,姜誠表示,價值投資的基本原理告訴我們,價值會隨著時間增長,而非隨著利潤波動。所以在海量信息中,我們需要重點關注長期因素,淡化短期因素。
在姜誠看來,人工智能的發展是一個長期因素,我們還沒有足夠的把握去捕捉到它帶來的投資機會,但可以盡量回避它帶來的傷害。以盡可能低的價格買盡可能好的資產,是我們的投資目標。
“好資產的標準是活得久、站得牢、競爭優勢維持得長、平均凈資產收益率高,以及在好的公司治理加持下能夠把長期利潤轉化為誘人分紅。”姜誠稱。
銀華基金另一位知名基金經理焦巍,也表達了對投資的影響,以及這一科技巨變可能給他的消費股投資帶來的變化。
焦巍表示,在時下最火爆的人工智能浪潮下,相信每個投資人都會問過自己是否會被替代的問題。上車還是下課,成為基金經理需要擔憂的現實問題。
不可否認,每一輪科技的變化都會帶來巨大的投資機會和淘汰一代沉浸于上一輪成功的投資模式。所幸的是,證券投資的生態是高度復雜的,它不止依賴于底層的數據和標簽化的數據處理以及規律輸出,還取決于投資行為的可執行路徑和管理人的洞察反應能力。因此,我們會重視人工智能對投資機會和投資行為本身帶來的巨大影響,但并不準備妄自菲薄。
“只要投資還是一個非對稱信息的長期博弈,選股人就將長期存在。也正如冰箱這一偉大發明帶來的是可口可樂的巨大投資機會一樣,本基金管理人認為人工智能這一科技巨變遲早會給消費投資帶來新的模式變遷和新的標的。”焦巍稱。
知名基金經理堅守新能源板塊
“風險已經充分釋放,新能源非常具有吸引力”
除了在概念上的觀點交鋒外,今年表現低迷、被市場冷遇的新能源板塊的投資價值如何,也受到知名基金經理的積極解讀。
信達澳亞基金經理馮明遠表示,他管理的基金的投資主要聚焦在新能源、科技、高端制造等新興產業領域,細分板塊的整體走勢與市場趨同,導致基金凈值也出現小幅震蕩。
展望二季度,隨著TMT板塊部分公司加入AI或數字經濟等熱門概念的創新chatgpt基金布局,以及半導體和制造業正經歷觸底反彈的復蘇,市場整體會逐步回暖,產生一定正面效應。我們會繼續在新能源、科技、高端制造等主要賽道耕耘,深挖基本面扎實的優質個股,自下而上挖掘投資機會。
馮明遠管理規模最大的基金中,同樣繼續堅守了新能源、高端制造等板塊。
中信保誠基金孫浩中也表示,組合管理上,他主要在光伏、儲能、動力電池等板塊配置較多,受到微觀交易結構波動的影響,組合未能取得預期收益。當前新能源板塊估值具備較強吸引力,新能源產業自身仍處于技術持續創新、產業不斷升級的階段,同時它對其他產業的滲透與重構正在發生,相關投資機會仍可以樂觀期待。
從他管理的信誠新興產業重倉股看,寧德時代、陽光能源等新能源個股仍位居重倉股前列。
銀華基金李曉星也表示,一季度被市場拋棄較多的是新能源板塊,新能源板塊的交易占比和估值已經處于歷史偏低的位置。只是市場對于上漲的標的更多地關注利好,對于下跌的板塊更多地關注利空。
李曉星稱,我們總體認為現在市場對于新能源板塊的擔憂討論,更多是對于一個下跌板塊的應激式反應。在去年的中報中,我們曾經提到了新能源板塊的一些風險點,這些風險點在經過大半年的消化后,在這個估值分位以及股價位置下,我們認為新能源板塊的風險因素已經充分釋放,目前這個時間段,新能源非常具有吸引力。在一季度我們對于電動車、光伏、儲能、海風的一些標的,都增加了一些倉位。
綜合考慮產業的變化趨勢、行業景氣度以及股價位置,李曉星目前的重點配置是電動車整車以及中游、光伏、儲能、海風、半導體設備以及設計、互聯網平臺、軍工、消費醫療、美容護理和食品飲料等。一季度出于中長期性價比的考慮,增持了一些互聯網平臺、光伏、儲能和消費相關標的,減持了一些計算機標的。
在他管理的銀華心佳前十大重倉股中,港股中比亞迪股份、快手、美團、騰訊等位居前四大重倉股,并同時增持了信息技術、可選消費和部分制造業個股。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果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者其他問題不想在本站發布,來信即刪。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