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涂皘(華東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黨委副書記、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生)

作為一款人工智能技術驅動的自然語言處理工具,"一夜成名",成為公眾關注并熱議的焦點。通過大量文本數據的訓練,擁有語言理解和文本生成能力chatgpt思想政治,進而能夠對各種各樣的提問作出類似人類的回應,更有體驗者驚呼,"與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談心談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是一種以語言為載體、為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目的而對教育對象進行思想互動交往的教育方法。那么,的問世,是否會改變思想政治教育談心談話的形式呢?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首先,與人機"對話"的形式偏離思政教育談心談話的內在要求。一方面,談心談話要求雙方都應是客觀存在的"人"。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談心談話是教育者為了改造受教育者的主觀世界,促進其精神和意識的發展而開展的一種實踐活動。實踐的主體必須是人,故以思想政治教育為目的的談心談話也必然涉及到兩個教育主體,即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與人機"對話"是一種個人意義上的實踐行為,即使詢問的問題可能涉及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范疇,我們也不能簡單地將這樣的對話理解為談心談話。另一方面,談心談話要求參與雙方思想碰撞互相交流。思想政治教育過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參與、相互作用的過程,是一種特殊的社會交往形式。馬克思指出:"語言是思想的直接現實。"列寧曾言"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通過談心談話,對話雙方實現思想交流、情感溝通chatgpt思想政治,思想政治教育過程才得以順利實施。與人機"對話"只是單向度的輸出,一方一味地提問,另一方不斷地回答,缺少你來我往的思辨交流;僅僅是一個機器學習模型,沒有思想、意識和感覺,無法從被動回答問題轉為主動提出問題,也無法做到同感共情,更談不上在交流的過程中實現人際交往的目的。

其次,與人機"對話"的內容無法滿足思想政治教育的現實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要求教育者"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鑄魂育人",不斷鞏固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夯實黨的執政根基、培育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這就要求教育者具備思想性、原則性和針對性。其一,教育者也是思想者,應有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并貫徹于教學活動中。不具備思想chatgpt思想政治,它只能通過機器學習機械性回答提問者所提出的問題,但不會深入思考"為什么會提這個問題""還會提出哪些問題"。其二,缺少原則性,難以站穩馬克思主義立場,運用好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去教育引導提問者。其三,無法判斷提問者的年齡、性別、職業和實際需求,對話就事論事、泛泛而談,極易缺乏針對性。"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個接續的過程,要針對青少年成長的不同階段,有針對性地開展。"思想政治教育要做到有的放矢,從"大水漫灌"到"精準滴灌",必須在全面深入了解談心談話對象所思所想所需所盼的基礎上,因人施教、因事施策,切實解決其遇到的思想困惑,實現精準思政。

最后,與人機"對話"的效果難以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終目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通過教育活動,使受教育者在思想和行為等方面達到預期的結果。雖然從形式來看,的回答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傳道受業解惑"的功能,但也僅局限在知識傳遞層面(甚至還會存在回答出錯的情況),而在價值引領方面仍是空白。"真學、真懂"或尚能實現,"真信、真用"則沒法評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體現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取向。在我國,就是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因此,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也是談心談話的價值旨歸。從這個意義上來看,思想政治教育需要長期不斷地"潤物于無聲",其效果是絕非一次簡單的"對話"所能實現的。據中國相關機構對開展的評測結果顯示,存在"簡單問題復雜化,難以保證簡單問題正確率""意圖理解存在偏差,盜用邏輯隨意拼湊答案""缺乏情感和溫度,用理性思維面對感性問題"等不足,將有溫度、有情感、浸潤式的思政教育完全交給是斷然不可的。

當前,新媒體技術賦予我們更為靈活的談心談話方式,使打破時空限制的對話交流成為可能,"實現無時空障礙的互動交流、溝通對話、傳道解惑"。但說到底,無論談心談話的方式或載體是怎樣的,開展談心談話終究還得靠人。唯有和"真實的""現實的"人交談,才能有效地開展思想引導和心理疏導,才能體現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關懷,切實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親和力和針對性。

當然,科學合理運用好,使之幫助思政工作者開展事務性工作的在線解答或流程指導,讓思政工作者有更多的時間投入到談心談話這項十分重要的工作中去,倒也未嘗不是一種值得嘗試的方法。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果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者其他問題不想在本站發布,來信即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