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梆子》

大型紀錄片怎么配音_配音演員紀錄片_紀錄片十大配音

9月28日,“2018年全國梆子聲腔優秀劇目展演”在石家莊盛大開幕。秦腔、蒲劇、晉劇、豫劇、河北梆子等,這些同根而生的劇種,打破地域和題材的束縛,齊聚一堂,讓梆子腔以一個繁盛大家族的面貌,再次走進人們的視野。

△全國梆子聲腔展演開幕式短片

作為全國梆子聲腔優秀劇目展演活動的重要項目之一,六集大型文化紀錄片《中國梆子》國慶期間正式亮相,9月30日至10月4日在河北衛視播出。該紀錄片由中共河北省委宣傳部、河北廣播電視臺出品,河北省新聞出版廣電局聯合制作,是2018年河北省重點文藝精品項目,是一部誠意滿滿的“匠心”之作。

配音演員紀錄片_紀錄片十大配音_大型紀錄片怎么配音

中國傳統戲曲分為四大聲腔,有以京劇為代表的皮黃腔,以昆曲為代表的昆腔,流行于江南的高腔,而產生于北方地區的梆子聲腔,則是其中劇種最多,傳播最廣的一支,它包含了陜西秦腔、山西蒲劇、晉劇、河北梆子、河南豫劇、川劇彈戲、滇劇絲弦等。這些有著不同地域特色的梆子戲,興于鄉野,傳于民間,樂于大眾,不僅僅是一筆豐厚的文化遺產,更是在與時俱進的過程中,愈久彌新,高亢激揚,不斷煥發出與時代接軌的文化精神。

配音演員紀錄片_紀錄片十大配音_大型紀錄片怎么配音

國內近幾年關于戲曲藝術題材的大型紀錄片數量并不多,《中國梆子》的創作添補了梆子聲腔藝術紀錄片的空白,為傳承和弘揚這一古老藝術,為振興中國戲曲作出獨特貢獻。全片共六集,每集50分鐘,分別是:《聲起北方》《四海一家》《推陳出新》《家國天下》《舞臺新聲》《薪火相傳》。

紀錄片十大配音_大型紀錄片怎么配音_配音演員紀錄片

《中國梆子》以梆子聲腔興起及發展的時間為軸線進行推進,每集圍繞一個戲曲發展進程中的共同主題、選擇具有代表性的劇種、人物、事件進行記錄解讀。全片立足展現梆子聲腔藝術,但不拘泥于單一性地表現劇種的專業特點,而是以突出梆子藝術的文化內涵為主,充分展現梆子聲腔藝術的人民性、多樣性、關聯性以及其強大的生命力,探尋其在歷史進程中的文化意義及普適價值。

大型紀錄片怎么配音_紀錄片十大配音_配音演員紀錄片

整部紀錄片的拍攝制作歷時20個月,攝制組沿著梆子聲腔的興起與傳播路線,自西向東,由北向南,穿越11個省份,走遍20座城市,遍尋無數鄉村,探尋梆子聲腔藝術的前世今生,記錄藝術背后充滿傳奇的人物與故事。全片累計拍攝素材幾百小時,采訪100多位梆子傳承人、藝術名家及有關人士,通過真實紀錄、情景再現、特效展示等手段,記錄下了許多鮮活的場景與人物,梳理了大量的文獻和資料,全景式展現了梆子藝術為蒼茫世間,為中華民族留下的雄渾與悲壯、蒼涼與輝煌。

紀錄片十大配音_大型紀錄片怎么配音_配音演員紀錄片

項目主創由河北廣播電視臺節目研發部擔綱,這支曾經策劃創作過多個優秀大型欄目、大型紀錄片、專題片的團隊,以"打造精品,國家水平"為目標,勇于創新,敢于擔當,以忘我的工作態度和精益求精專業精神進行了近兩年時間的探索與創作。項目組聘請中國藝術研究院原戲曲研究所所長劉文峰、中國戲曲學院原院長周育德、評論家仲呈祥及河北省著名戲曲專家等擔綱項目藝術顧問,采訪眾多文化大家,以保證專業水準和文化高度。

紀錄片十大配音_配音演員紀錄片_大型紀錄片怎么配音

項目組大膽起用新人,以三位走出校門僅僅兩年,清一色的90后編導左釗、王潤沛、楊之行作為主力導演,擔綱大梁。力圖通過他們的新銳氣質與創新精神,利用年輕一代的視野廣度和思維向度,對工作初生牛犢般的沖勁與韌性,來忠實紀錄、全新解構、多維呈現他們所理解的中國傳統文化語境下的中國梆子,從而讓作品具有讓更多受眾、特別是年輕受眾欣于接受。在項目中后期,聘請常年為央視多部大型紀錄片擔任總撰稿工作的作家張海龍、張受庸兩人擔任文學統籌,對解說文本進行把控。項目后期配音工作由著名配音演員李立宏擔綱;河北省著名作曲家劉禮民作曲。

配音演員紀錄片_大型紀錄片怎么配音_紀錄片十大配音

《中國梆子》熱切期望通過這樣一場內涵豐富的視聽盛宴,能夠留下一部有價值的戲曲文獻紀錄片,為振興戲曲藝術、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盡力,并使之與五千年中華文明相匹配、與氣象萬千的偉大時代相匹配、與億萬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相匹配。向奮斗在、活躍在、堅守在戲曲舞臺上,為弘揚中國文化而努力的人們致敬!

配音演員紀錄片_紀錄片十大配音_大型紀錄片怎么配音

一出大戲,中國梆子。

2018,河北廣播電視臺,

國慶巨獻,敬請期待!

大型紀錄片怎么配音_紀錄片十大配音_配音演員紀錄片

大型文化紀錄片《中國梆子》播出時間

河北衛視

9月30日 21:20 播出第1、2集

10月1-4日 22:10播出3—6集

公共頻道

10月1日—6日 20:50 播出,每天1集

農民頻道

10月2日—7日 17:00 播出,每天1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