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標準怎么寫 技術標準文本編寫要求.doc
技術標準文本編寫要求技術標準文本編寫要求一、技術標準名稱技術標準名稱的措詞應嚴謹、簡練、突出主題,應以“標準”、“規程"、“規范”、“導則"、“作業指導書”結尾。二、技術標準的一般要素一般技術標準應包含范圍、規范性引用文件、術語及定義、標準的具體內容與要求、附錄等要素。其中范圍、規范性引用文件、術語及定義為基本要素,其他要素可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操作規程,是針對某一具體的機器、設備的操作要求,應包含范圍、操作規程、維護保養、注意事項等基本要素.作業指導書,是針對一項需要一人或多人配合操作多個設備、工具、裝置等的作業活動所提出的操作要求,應包含范圍、規范性引用文件(可選)、作業前的準備、作業過程、作業結束(含作業現場的清理)、注意事項等基本要素。運行工藝技術標準,是針對一套按工藝流程組合的設備,如門站,應包含范圍、工藝流程圖、主要技術參數、運行工藝及要求、巡視檢查及維護保養、注意事項等基本要三、各要素的具體解釋1。一般技術標準:(1)范圍:明確規定技術標準所包括的主要方面和適用范圍。應使用“本標準(規程)規定了……”、“本標準(規程)適用于……”表述格式。(2)規范性引用文件:給出該標準依據或引用的國標、行標、地標以及法律、法(3)術語及定義:給出理解該標準中使用的某些術語或名詞所必要的定義和涵蓋內技術標準文本編寫要求容。
如:本標準采用GB50028—2006中規定的術語。計算月是指逐月平均日用氣量出現最大值的月份.(4)標準的具體內容與要求:根據該標準所涉及的全部內容和應達到的要求以及采取的措施和方法等列條顯示.由于標準內容的復雜性和多樣化,可不以“標準的具體內容與要求"作為章的標題,而是根據該標準的特點或類別,列出若干章,分別進行敘述。(5)附錄:如果該標準需要列舉或引用其他內容較多的資料,可以附錄的形式顯示。2。操作規程:(1)范圍:明確規定該規程所包括的主要內容和適用的設備、裝置的范圍.應使用“本規程規定了……(某設備)的操作程序、技術要求和安全注意事項等"、“本規程適用于……(某設備)的操作”表述格式。(2)操作規程:應按照設備的操作順序,對各步驟做出相應的技術規定,如開機前的準備(預熱等)、開機操作及運行、關機操作等,具體內容可根據設備或裝置的特點列條顯(3)維護保養:規定出設備或裝置的日常維護保養的內容.(4)注意事項:需要注明的各有關注意事項。3。作業指導書:(1)范圍:明確規定該作業指導書所包括的主要內容和適用的作業活動范圍。應使用“本作業指導書規定了……(某作業活動)的操作程序、操作要求和注意事項等"、“本作業指導書適用于……(某作業活動)的作業”表述格式.(2)規范性引用文件:給出該標準依據或引用的國標、行標、地標以及法律、法(3)作業前的準備:規定出開始作業前應做的設備、工具、裝置等準備的內容.技術標準文本編寫要求(4)作業過程:按照作業過程的步驟順序,對每個環節相應的技術要求做出規定。
(5)作業結束:規定出在作業活動結束時應完成的操作及作業現場的清理要求等。(6)注意事項:需要注明的各有關注意事項.4。運行工藝技術標準:(1)范圍:明確規定該標準所包括的主要內容和適用的工藝范圍。應使用“本標準規定了……(某工藝)的正常運行參數、工藝流程技術要求和注意事項等”、“本標準適用于……(某工藝)的運行”表述格式。(2)工藝流程圖:應按照氣體流過的順序,用方框、箭頭和文字來表示出簡單的工藝流程.如加氣站工藝流程(僅供參考):(3)主要技術參數:可用表格的形式列出該工藝主要設備及正常運行狀態的主要技術參數.(4)運行工藝及要求:用文字描述說明整個運行工藝以及各個環節的作用技術標準怎么寫,規定出運行工藝技術要求。(5)巡視檢查及維護保養:規定出工藝裝置的巡視檢查及日常維護保養的內容.(6)注意事項:需要注明的各有關注意事項。四、技術標準的層次1.1.1中壓管網過濾器過濾調壓器調壓流量計計量低壓脫水裝置脫水壓縮機壓縮加氣機天然氣汽車儲氣罐技術標準文本編寫要求無編號章節編號最多四級,再往下就以1)、2)往下編寫.例如:1.11。1.1……依次往下進行。章節號后緊跟文字,不必插入空格.若章節號后面緊跟的是英文字母或者是數字,則空出兩個英文字格(半角狀態下).第一級章節號后的小標題,文字四號加粗。
如有補充的資料以附錄形式出現,編號方法為“附錄A、附錄B……”。標準架構示例如下:范圍本作業指導書(規程、標準等)規定了??的操作程序、技術要求和安全注意事項.(該句強調本文主要內容)本作業指導書(規程、標準等)適用于??的作業(操作)。(該句強調本文適用的某項作業或操作過程)2規范性引用文件(可選項)2.1《城鎮燃氣設施運行、維護和搶修安全技術規程》(CJJ51-2006)2。2《關于對燃氣計量儀表使用新封緘的通知》(鄭燃股〔2008〕42術語及定義(可選項)3.1用戶設施:用戶燃氣管道、閥門、計量器具、調壓設備、氣瓶等.技術標準文本編寫要求作業(操作)前的準備4.2作業(操作)過程4.3作業(操作)結束注意事項第一項“范圍”欄,統一寫成上述格式,盡量不要體現只適用于某單位的某種作業,而是只寫適用于什么作業或操作,更通用一些。第二項“規范性引用文件”欄,屬于可選項,文章若沒有引用標準或文件則可以不加該項;若有引用,則先列有標準號的,再列沒有標準號的制度或文件,均按照國標、行標、地標、企標的順序排列,名稱加書名號,名稱后綴上標準號,沒有標準號的文件應注明文第三項“術語及定義”欄,屬于可選項,文章若沒有需要解釋的術語名詞則可以不加該項;若有,則按上述樣式羅列,每個術語名詞前面標章節號,后面用冒號隔開后,直接解釋內容。
第四項“作業程序及要求"欄,內容應按照作業步驟或者操作過程,分為作業前的準備、作業過程、作業結束三部分編寫。第五項“維護與保養"欄,屬于可選項,在寫設備的操作規程時可選。另外,根據文章內容的要求,為了更清晰地表達,也可加上諸如:基本原則、作業流程圖、工藝流程示意圖等項.五、技術標準的格式1。字體設置:標題和全文均為宋體,其中:技術標準文本編寫要求1)技術標準名稱:三號字、加粗、居中2)技術標準編號:小四號字、右對齊3)正文:四號字4)章:四號字、加粗5)流程圖和表格:附表標題四號字、居中,附表的編號小四號字、右對齊,表格內五號字、居中.文中插入的圖表,編號按照章節號編制,如第2.2節插入的表格,編號為表2。2—1,表2。2-2??依次順延,插入的圖,編號為圖2.2—1,圖2.2-2??依次順延.文后的附表技術標準怎么寫,其編號與該標準的編號相對應。2。文字排版:標題名稱居中,表格名稱居中,帶章節號的段落均頂格寫,不帶章節號的段落開頭空兩個中文字格(全角狀態下)或者是四個英文字格(半角狀態下),編號右對齊。在文章的頁腳中插入頁碼,并居中設置。3。頁面設置:上下頁邊距2厘米,左右頁邊距2。5厘米;段前、段后行距設置為“0”;篇幅為A4,部分大表格(圖)可使用A3篇幅.六、技術標準的樣本 1.空氣壓縮機安全操作規程 空氣壓縮機安全操作規程 QJ/ZRGF.05。
01—2008 1范圍 本規程規定了小型空氣壓縮機操作程序、技術要求和安全注意事項. 本規程適用于直聯式 起動前2。1.1 空壓機使用前應水平、平穩放置在空氣流通、清潔陰涼之處。不應在空氣污濁、 多含塵土、煤灰或油類、廢氣等惡劣環境下工作。 2.1.2 檢查電線及電氣開關是否符合有關電氣安全規定,接線和電源電壓是否正常。 檢查空壓機油位,使潤滑油至油線位置,油量既不能太少也不能過多。2。1。4檢查空壓機各連接部位,不得有松動現象,特別是安全防護網應緊固可靠。 2.1.5 用手轉動皮帶輪,以能順利轉動為宜。否則不能起動.(直聯式無皮帶輪) 2.2 起動及運行 2.2.1 起動前各項檢查完畢后將排氣閥全開,然后按下起動按紐技術標準怎么寫,使機器在無負荷狀態 下起動運轉. 2.2。2起動空壓機時,注意空壓機的旋轉方向應與指示箭頭所示相同。 2.2.3 空壓機起動后約10 分鐘左右沒有異常聲音,則關閉閥門,使儲氣罐中壓力達到 預定壓力,再進行壓力自動開關,安全閥靈敏度等保護功能測試。 2.2。4 空壓機氣缸頭及銅管部分,因空氣壓縮而發熱,一般溫度較高,應注意防止燙傷。 2.2。5 空壓機在運轉過程中,不得任意切斷電源,應等空壓機達到預定壓力自動停機放 空后,才可切斷電源。
如在運轉過程中遇到停電,應立即切斷電源,并按下空氣開關上圓按 紐,把管道空氣放空,否則一旦通電會燒壞電機。 2.3 安全閥、壓力開關的調整 2.3。安全閥出廠前一般已設定好,不能任意調整。確需更改安全閥壓力時,應請生 產廠家指定的維修單位調整。 2.3。2壓力開關調整:打開罩殼用扳手調整壓力開關上部的螺絲,順時針方向壓力升 高,反之壓力降低,但不能高于該機型額定最高壓力。 維護保養3.1所有維護保養前必須在關閉電源,并把儲氣罐內的壓縮空氣排凈后方可進行。 技術標準文本編寫要求 3.2 空壓機的潤滑油,夏季使用 19 號,冬季使用 13 號油。新機運轉 50 小時(磨合期)必須 更換潤滑油,以后使用 500 小時左右必須更換新油一次。換油時應將油池內的污物清除 干凈。 3.3 空壓機連續工作16 小時后,應將氣缸下面的放水閥門打開,將水放盡。 3.4 儲氣罐每半年應清洗一次. 3.5 消聲過濾器在正常使用250 小時后,應進行清洗。 空壓機長期停用時,氣缸上的氣閥應拆下清洗保存,并在氣缸活塞表面各開口處用紙罩嚴、涂油封好。 每年應將機器各部清洗一次.清洗宜采用汽油等輕質油品,將輕質油擦干,待其揮發后,方可裝配。 注意事項4。1嚴禁用易燃或易爆性的清潔劑對機器零部件進行清洗,嚴禁用水對空壓機外表面 進行沖洗. 嚴格按照技術要求進行日常和定期維護保養。起草時間: 第一次修訂時間: 第二次修訂時間: 提出單位: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起草單位:工程公司 起草人: 審核人: 審定人: 解釋權:本標準委托工程公司安技部負責解釋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果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者其他問題不想在本站發布,來信即刪。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