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考試不好家長評語怎么寫 很多家長最怕輔導孩子語文,居然是因為有“標準答案”!
最近我的朋友圈被下面這張圖刷屏了。這道連詞成句的作業題,一位小學生給出的答案是:“一只蝴蝶多想變成美麗的我”。對此,網友幾乎是一邊倒的點贊,紛紛評論表示:“如果我是老師,這個答案我想給滿分”,“沒毛病,想像力豐富”,“孩子的自信溢出了屏幕”,“好一個莊生曉夢迷蝴蝶”……然而,非常遺憾的是,圖片中的答案被紅筆圈起來了,老師沒給贊賞的評語,也沒有劃上對勾,想必因為標準答案是“我多想變成一只美麗的蝴蝶”吧。
我無法確切知道,這個孩子還要經歷幾次這樣的“洗禮”和“洗腦”,才會明白標準答案的重要性。我只知道,在一次次這樣的無功而返、不受待見之后,他會越來越不自信,漸漸放棄原本自由奔放的想象力,轉而冥思苦想,費盡心思地去追求那個“標準答案”。
其實,不只是學生如此,作為家長的我也一樣,有點兒害怕語文的“標準答案”。雖然從小到大擔任過多年的語文課代表,高考語文也拿了高分,但等到輔導兒子功課的時候,我發現自己最怵頭的居然會是語文!
▲ 這位同學原來的答案,您覺得是對還是錯?
數學雖然有標準答案,我卻總能啟發孩子去嘗試用多種方法來思考、來解題;而語文一旦有了“標準答案”,我就沒話可說了語文考試不好家長評語怎么寫,一說都是“錯”(與標準答案不一致)。比如,我實在沒法和孩子解釋清楚,為什么“景色”的近義詞只能寫“景致”,而不能寫“風景”?為什么“壯觀”的近義詞只能寫“壯美”,而不能寫“壯麗”?為什么“漂亮”的近義詞只能寫“美麗”,而不能寫“好看”?……我不愿意違心的讓孩子過早陷入到“套路”當中語文考試不好家長評語怎么寫,也不想限制他的想象力。所以,面對語文作業特別是閱讀理解,我真的挺無奈。常常是叫孩子對照標準答案自己去理解,如果實在理解不了,那就只能讓他把答案抄下來。
▲ 2017浙江高考一篇閱讀理解,難倒原文作者鞏高峰
不可否認,標準答案的存在自有合理性,一定程度上,客觀地保證了考試的公平性。但現在,很大程度上,“標準答案”從“參考答案”變成了“唯一答案”,總體上已經是弊大于利了。對此,不只是學生們深受其苦,家長們反映強烈,就連很多學者、作家和有識之士也都在呼吁改革。
著名作家周國平語文考試不好家長評語怎么寫,在他的新書《對標準答案說不:試卷中的周國平》中,收錄了55份各級語文試卷中有關自己作品的現代文閱讀題,既附有參考答案,也有他本人針對這些答案的再分析。有意思的是,周國平對這些根據自己作品所出的試題,常常感慨“我自己決不會想這個問題”、“給不出答案”……比如:“問某個句子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我看了答案才知道,竟有道理論證、舉例論證、對比論證、正反論證、比喻論證、引用論證等這么繁多的名目,而我寫這些句子的時候哪里想得到。”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果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者其他問題不想在本站發布,來信即刪。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