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綜合素質評價自我陳述怎么寫 @肇慶學子,綜合素質評價將作為初中畢業(yè)升學依據或參考!
近日,廣東省教育廳發(fā)布了《廣東省教育廳關于實施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指導意見(試行)》初中綜合素質評價自我陳述怎么寫,明確把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作為學生畢業(yè)升學的依據或參考。指導意見自2018年4月29日實施,試行期到2020年6月。
那么
初中學生綜合素質的
評價內容有哪些?
評價方式是什么?如何實施?
《意見》的重要信息都在這里啦~
快隨教育君一起往下看~
目的意義
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是對初中學生全面發(fā)展狀況的觀察、記錄、分析,是發(fā)現和培育學生良好個性的重要手段,是深入推進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制度。綜合素質評價的目的是整體反映學生初中階段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情況和個性特長,客觀記錄初中學生成長過程的突出表現,為落實因材施教、促進學生成長提供依據,并作為學生畢業(yè)升學的依據或參考。
基本原則
(一)堅持方向性和指導性
引導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熱愛祖國和中國共產黨,弘揚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文化;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二)堅持全面發(fā)展和個性發(fā)展
關注學生健康、多樣發(fā)展,既重視學生思想品德、學業(yè)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yǎng)、實踐能力等方面的全面發(fā)展,也反映學生個體的主要特點和突出表現。
(三)堅持真實客觀和公正有效
如實記錄學生成長過程中的突出表現,真實反映學生的發(fā)展狀況,以事實為依據進行評價,確保評價內容客觀真實。
評價內容
根據初中教育的性質、學生年齡特點,結合教育教學實際,充分反映學生全面發(fā)展情況和個性特長,依托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信息管理平臺(以下簡稱“信息平臺”),建立完善的學生個人綜合素質評價檔案。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內容主要包括思想品德、學業(yè)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yǎng)和社會實踐五個方面。
(一)思想品德
主要考察學生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愛黨愛國、理想信念、責任擔當、熱愛集體、遵紀守法、誠實守信、行為習慣等方面的表現,重點記錄學生的思想素質與品德發(fā)展方面的表現,如學習弘揚優(yōu)秀傳統文化、接受公民教育、法治教育和國防教育、參與學校班團隊活動、社團活動、公益勞動、社區(qū)服務、志愿服務等。
(二)學業(yè)水平
主要考察學生各門課程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掌握情況,學習能力和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形成的人文素養(yǎng)和科學精神等。重點考察初中生的學業(yè)水平考試成績(含實驗操作成績)、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學習內容與成績、研究性學習的經歷與成果,以及學習習慣、學習能力、創(chuàng)新意識、創(chuàng)新能力等方面的重要表現。
(三)身心健康
主要考察學生的基本身體機能與運動技能、體育鍛煉習慣與健康生活方式,以及心理健康狀況、安全素養(yǎng)等。重點是《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達標情況,體育運動技能掌握情況、每天一小時校園體育活動表現及課余體育訓練情況、健康生活方式養(yǎng)成,以及自我認知、人際關系、情緒特點、認知方式和青春期適應,安全知識、安全意識與相關技能等。
(四)藝術素養(yǎng)
主要考察學生對藝術的審美感受、理解、鑒賞和表現的能力。重點是音樂、舞蹈、戲劇(戲曲)、影視、美術、書法、播音和主持等方面的興趣特長,參加藝術活動(包括參觀藝術場館、參加藝術學習、欣賞或參與藝術表演等)的經歷與成果等。
(五)社會實踐
主要考察學生在社會生活中動手操作、體驗探究和調查研究,形成的勞動意識和勞動技能等情況。重點是生活技能、勞動實踐、職業(yè)體驗、參觀學習、研學旅行和調查研究等實踐活動的經歷、培養(yǎng)的能力和形成的成果等。
ps:省制定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檔案格式和指標體系(見附件),供各地級以上市(以下簡稱各市)參考使用。各市結合區(qū)域實際和學生成長要求,在充分調查研究和征求意見的基礎上初中綜合素質評價自我陳述怎么寫,可適當調整檔案格式,也可適當增減二級指標或作進一步細化,形成本市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標準。各初中學校根據學校辦學特色等制定具體的評價操作細則。
評價方式
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主要采取寫實記錄、評語評價與重要觀測點計分評價相結合的形式進行。
(一)寫實記錄
主要指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在成長過程中客觀記錄的、能集中反映自身綜合素質發(fā)展過程與結果的關鍵事件,以及相關證據材料等,如典型事實材料、重要活動過程記錄、調查報告、研究報告、論文、活動作品,以及照片、錄音、錄像材料、各種證書等。寫實記錄要描述要點、客觀真實、有據可查。鼓勵各地采取“誰實施誰記錄”的做法初中綜合素質評價自我陳述怎么寫,對教育行政部門或學校組織實施的考試、競賽、社會實踐等活動,直接由實施方將學生參與情況導入信息平臺。
(二)評語評價
指學生自我陳述和教師評語。評價包括學期評價和畢業(yè)評價兩類,學期評價在每學期結束時進行,反映學生一學期的綜合素質發(fā)展情況;畢業(yè)評價在第五或第六學期末進行,反映學生整個初中階段綜合素質發(fā)展情況。
1.自我陳述。在教師指導下,學生用紀實性語言陳述自己綜合素質發(fā)展情況和個性特長,并以典型事例支撐;引導學生在回顧和記錄成長事實的過程中,不斷發(fā)現自我和提升自我,建立自信,主動反思,促進學生自我教育和主動發(fā)展。
2.教師評語。指教師在全面了解學生成長情況的基礎上,圍繞學生成長過程的突出表現,分析記錄學生發(fā)展的信息,力求全面、客觀、公正地反映學生的總體發(fā)展水平和個性特點。要重視以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學生的成長,反映學生的變化;要突出正面引導,鼓勵學生不斷進步。
(三)重要觀測點計分評價
根據學生的學段和年齡特點,在綜合素質評價五方面內容中,分別選取同樣數量的能基本適用于全體學生、較好反映學生成長變化和綜合素質發(fā)展情況,并具有較強代表性與典型性、可測量可評價的關鍵事件,作為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重要觀測點。重要觀測點按學期進行計分,作為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結果之一,反映學生特長發(fā)展和個性化發(fā)展的重要方面。綜合素質評價五方面重要觀測點最高得分值均為20分,實行各自計分且各學期得分可以累加;五方面得分不作匯總。各市也可結合實際增減重要觀測點,但要保證五方面最高得分值相等。
鼓勵有條件的市積極探索基于寫實記錄、評語評價和重要觀測點計分評價的學生綜合素質等級評價模式,根據學生綜合素質發(fā)展的個體水平和相對差異分別賦予不同的等級,作為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結果。
評價程序
(一)寫實記錄
在每學期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在家長或老師協助下,隨時在信息平臺錄入個人寫實記錄。未經學校審核前學生可修改完善寫實記錄。采取“誰實施誰記錄”方式的市,教育行政部門或學校在活動結束后應及時將學生參與情況記入信息平臺。
(二)審閱遴選
班主任應定期審閱學生提交的寫實記錄,了解學生成長情況,并可按規(guī)定程序在一定范圍內向任課教師、學生公開;學期末班主任及有關教師應指導督促學生整理個人寫實記錄材料并遴選出不超過規(guī)定數量的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活動記錄和典型事實材料(包括計分的重點觀測點達成情況),完善有關佐證材料。學生無某方面記錄或事跡不突出的,可以減少數量或空缺。
(三)公示確認
每學期末,學校對遴選出來的不涉及個人隱私的寫實記錄材料(含重要觀測點計分)在信息平臺或教室、公示欄、校園網等顯著位置集中進行公示。公示期為7天。公示結束后,學生、班主任及有關教師要對確認無異議的個人寫實記錄進行簽字確認,并統一在信息平臺中及時提交審核。一經審核,相關記錄不可更改。
(四)提交評語
原則上教師評語經一定程序確認后由班主任統一導入信息平臺;學生自我陳述由學生自行導入信息平臺。各地也可結合實際另行規(guī)定。
(五)形成檔案
寫實記錄、重要觀測點得分及評語等數據經審核后由信息平臺匯總,形成學生個人綜合素質評價檔案材料。
綜合素質評價檔案的使用
(一)作為指導學生成長的依據
學校、教師和家長要充分利用寫實記錄材料,對學生成長過程進行科學分析,引導學生發(fā)現自我,建立自信,指導學生發(fā)揚優(yōu)點,克服不足,明確努力方向,充分發(fā)揮評價過程的教育功能,促進學生健康、多樣發(fā)展。
(二)作為學生畢業(yè)升學依據或參考
各市要將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結果作為高中階段學校招生錄取的依據或參考,并明確具體的要求;鼓勵支持有條件的市將其作為招生錄取依據。高中學校在招生時要根據當地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政策和本校辦學特色及人才培養(yǎng)要求,制定科學規(guī)范的綜合素質評價體系和使用辦法,提前向社會公布并報學校主管部門備案。在使用相關評價材料時,高中學校可使用初中學校綜合素質評價結果,也可組織專業(yè)人員對檔案材料進行研究分析,采取集體評議等方式做出客觀評價。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情況可作為高中學校自主招生的主要依據。
(三)作為評價學校辦學水平的重要依據
各級教育部門要把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結果作為評價學校辦學水平的重要依據。學校和教師要根據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結果改進教育教學行為,全面落實素質教育,提高管理和教育教學水平。各地要加強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數據的分析應用,為區(qū)域教育發(fā)展和提升學校辦學水平提供數據支撐。
既然綜合素質評價
要作為初中畢業(yè)升學依據或參考
同學們可要好好表現哦!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果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者其他問題不想在本站發(fā)布,來信即刪。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