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文寫植物_說明文寫作手法_說明文怎么寫

說明文寫植物_說明文怎么寫_說明文寫作手法

寧琪老師說:

說明文是一種對事物作客觀說明的一種文體,目的在于給予讀者知識。小學生對說明文的寫作最感頭痛,往往舉步維艱。

其實,說明文只要理順了頭緒,把閱讀說明文和寫作說明文結合起來,以閱讀課文為寫作借鑒的范例,多觀察、多分析、多練習,就能逐步學會選用恰當的說明方法,正確而有條理地說明事物的特征。

說明文的基本目的就是說清楚。也就是說,要讓人看了文章后對文章中解釋或說明的對象有清晰明確的認識。這就決定了說明文的基本特征是客觀和科學。

在學習說明文類的寫作方法之前,我們先來看一下寧波某小學三年級下學期期末考試語文習作試題:

說明文寫植物_說明文寫作手法_說明文怎么寫

這是一篇典型的科普說明文寫作要求,要求大家結合生活實際說明文怎么寫,介紹2019新型冠狀病毒。下面提供范文給大家參考!

△參考范文:

新冠病毒知多少

自從2019年11月,感染了第一個人類以來,短短兩個月的時間,新型冠狀病毒的名字就響徹大地,占據世界各大新聞媒體頭條。由于它呈圓球形,身上長滿了小小的凸起,既像小吸盤,又像國王的皇冠一樣,科學家就給它起了一個名字叫做“新型冠狀病毒”,讓全世界的人類“談冠色變”。

2019新型冠狀病毒還有兩個大名鼎鼎的哥哥,分別是2003年的非典病毒大哥,和2012年的中東呼吸綜合征二哥。它們的攻擊力比新冠病毒要大很多,致死率很高,但和它們相比,新冠病毒的強項就是另外兩個望塵莫及的傳播性。

新冠病毒原來只是存在于蝙蝠、穿山甲等野生動物之中,有些貪得無厭的人類在食用了野生動物之后,就將它帶入了自己的身體。人類的身體非常適合新冠病毒生存以及傳播,人類近距離密切接觸或者僅僅只是打個噴嚏,病毒就能從飛沫中傳播到另一個人體內。一進入人體,病毒就開始大量地自我復制,侵占肺細胞,讓人發燒、咳嗽、呼吸困難,極有可能發展為肺炎,甚至死亡。

目前,雖無針對病毒的特效藥,但正確的防護手段可有效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世衛組織建議:出門勤戴口罩;家里常通風、常消毒;要保持基本的手和呼吸道衛生,如用肥皂水和清水勤洗手;養成安全的飲食習慣,如烹調時徹底煮熟食物;在可能的情況下避免與表現出呼吸道疾病癥狀(例如咳嗽和打噴嚏)的人密切接觸,不聚集;避免在未加防護的情況下接觸野生或養殖動物等。

而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斗中,讓我們為無私的逆行者們喝彩助威吧!讓我們給那些默默付出的白衣天使一個暖暖的擁抱吧!沒有他們的付出,就沒有我們的平安。經過這場疫情說明文怎么寫,讓我深深地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我一定要好好學習科學知識,將來報效祖國!也希望大家今后一定不要再食用野生動物了,愛護野生動物就是愛護人類自己。

說明文寫作手法_說明文怎么寫_說明文寫植物

說明文寫作要求

三年級這學期學習了一種新的寫作體裁——說明文。也是本學期作為一個重點知識要掌握的。

說明文和記敘文有什么區別呢?

說明文是講知識,記敘文是講故事。

說明文主要是講科學知識,科學原理與道理。而記敘文更多的是完整敘述一件事。記住這兩點,你就基本上能區別開來了。

至于說明文怎么寫,同學們一定要好好學習一下,因為說明文,是四年級就要掌握的一種文體。

三年級有一個單元習作《國寶大熊貓》其實也是一篇科普說明文,但是要求沒那么全明確(大家可以回顧一下:),四年級則明確要求寫說明文了。

而且,閱讀理解的短文中更是會經常出現類似的科普文章。學會了說明文寫作,才能更好地閱讀和理解說明文。

說明文講究的是科學精神,所以我們在說明文中的語言和記敘文、議論文是不一樣的,要生動但更要準確,沒有準確,寫說明文就沒有意義了。這個大家在寫的時候最容易犯錯,寫著寫著寫成了記敘文,寫成了散文,寫成了議論文。要記住說明文的特點是說明性、知識性、科學性、實用性,而不是抒情性、議論性、記敘性。看看家里的商品說明書也可以明白一二。

說明文寫作手法_說明文寫植物_說明文怎么寫

說明文寫作手法_說明文怎么寫_說明文寫植物

說明文寫作技巧

關于說明文談了這么多,也許你不是很理解,沒關系,我為你準備了簡潔精煉的說明文寫作技巧,是一種快捷的方法,可以現學現用。

△ 第一步:特征點題定位。

開頭先給所寫內容“定位”,這種定位就是先抓住說明對象的特征,并用概括的語言把它寫出來,以此總領全文,這是說明文快捷方法的第一步。

一篇說明文寫得好不好,主要看它有沒有抓住事物的特征,寫出來是不是使讀者得到具體明確的認識。所以抓住主要特征非常重要,平時要養成仔細觀察的好習慣,同時要勤于查閱資料。

△ 第二步:分層詳細說明。

根據總體“定位”的特征,分層次有順序地詳細說明。常見的說明順序有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時間順序是以時間先后為序,空間順序是以空間位置轉移為序,邏輯順序是以事物內部的聯系來說明。這里要用到各種各樣的說明方法。這個部分是說明文的主體部分。

在這個部分,你要充分體現說明的條理性,先寫什么,再寫什么,最后寫什么,在頭腦里或者草稿上要有一個大致的安排,不能胡亂地寫。要從復雜情況中理出頭緒,要求層次分明,不能想到哪里就寫到哪里,一定要有順序。如果東寫一下西寫一下,讀者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的,不知道你到底在寫什么。無論如何,寫說明文時一定要有層次感、順序感、邏輯感,要有條理性。這樣說明文的結構才會緊湊嚴密。

△ 第三步:歸納照應深化。

說明的最后還要歸納一下,以此手法照應深化全文說明文怎么寫,也就是和開頭呼應一下,點一下題。

根據平時同學們容易犯的錯誤,我在這里再強調一下:說明文不像記敘文那樣重在記敘、描寫、抒情,也不像議論文那樣,重在闡明主張、加以論證。說明文通過說明客觀事物,使人增長知識和技能,體現科學精神。

說明文寫作手法_說明文寫植物_說明文怎么寫

說明文開頭、結尾

一、開頭方式:

1、概述式:

開頭用簡介的語言介紹事物的概況,給人以總體的形象。如:

在臺北市市中心有一棟特別高的大樓,那就是臺北的101。它在2003年完工,已經過了十三年,它曾經被稱為“世界第一高樓”,是世界唯一一座建在地震活動帶的摩天大樓。

2、設問式:

開頭設問,能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并有急切了解事物或事理的心態。如:

為什么太陽下山了之后月亮就出來了呢?為什么到了晚上太陽就不見了呢?為什么白天的時候我們就看不到月亮和星星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去探索外太空吧!

二、結尾方法:

1、展望法:

就是在說明對象說完后表示深沉的感嘆的寫法。如:

不僅是克隆動物,科學家們已成功制作出克隆人的案例,這復制科技將會帶給人們多大的利害,將來我們人類一定會好好地探討這個奇妙的克隆。

2、號召法:

就是對讀者發號召的方法。如:

氣候變遷是一個非常嚴肅的問題,很多人都沒有意識到我們的地球將毀在我們的手中,我們不但沒解決氣候變遷的問題,反而讓這個問題變得更嚴重。保護地球你我開始做起,我們可以從最基本的開始做,還要記得提醒你身邊的人,請為保護地球出一份力量。

3、旁補法:

就是文章最后追加補充其不足的寫法。如:

當然,除了以上講的這些奇異現象,還有其他種類的,例如失蹤事件,不過很多都只是因為人們的心理產生變化而因此能看一些奇怪的東西或事情,沒有人知道幕后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說明文寫作手法_說明文寫植物_說明文怎么寫

說明文范文解析

還是舉個例子吧,看看這篇說明文《水》。

水是什么樣的物體呢?水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無毒,可飲用。在常溫常壓下為無色無味的透明液體,被稱為人類生命的源泉。(第一自然段為“特征點題定位”)

水是液體。石塊和木塊有一定的形狀,無論放在桌子上或者盒子里,它們都不會改變自己的形狀,都是固體。水就不同,放在圓杯子里就成為圓形,放在方盒子里就成了方形,它沒有一定的形狀。

水是無色透明的。有人說水是白色的,這話錯了。拿水同牛奶比較一下就會明白,牛奶才是白色的,水是什么顏色也沒有的。如果把一根筷子插入牛奶里,我們就看不見它。再把一根筷子插入清水中,我們能夠透過清水看見插入的筷子。

水是無味的。怎樣來區分無色透明的燒酒和水呢?光憑肉眼是毫無辦法的。只要聞一聞,嘗一嘗就能正確無誤地區分了。燒酒有酒的氣味和味道,而水卻什么氣味,什么味道也沒有。

(234自然段為“分層詳細說明”)

因此,在正常的情況下,水是無色、無味的液體。(最后一自然段為“歸納照應深化”)

END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果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者其他問題不想在本站發布,來信即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