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研究情況說明 我校的“課堂教學反思初探” 課題是銀川市“十一五” 教育科研規劃課題, 該課題于 2007 年 8 月申報 10 月立項之時起, 至今已有兩年多的時間, 課題研究工作是由校長為課題負責人, 由教導主任和市縣級骨干教師為課題組成員組成的。 兩年來在校長的帶領下, 在課題組成員的共同努力下, 在各級教育專家的關心與幫助下, 在課程改革的大好形勢的引領下各項工作進展順利, 參加課題研究的教師思路清晰、 目標明確、 行動扎實,在反思探索中不斷提升專業發展能力與水平, 按計劃完成了前幾個階段的工作, 取得了一定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現將本課題研究工作作如下匯報。1、 課題研究的基本思路 我們把本課題預期完成研究時間定為三年,分為三個步驟: 第一階段: 準備階段本課題前人的主要研究成果怎么寫本課題前人的主要研究成果怎么寫, 從 2007 年 12 月, 主要任務是宣傳動員, 選拔課題組成員,擬定研究課題本課題前人的主要研究成果怎么寫, 制定課題研究方案及上報課題。 第二階段: 實施階段, 從 2008 年 1 月至 2009 年 12 月, 主要任務是按照課題研究方案制定的研究目標, 研究過程、 研究主要內容、 研究方法、完成課題的主要措施與實施, 通過課堂教學反思寫出周課堂教學書面反思表, 剖析教學中典型案例, 大量收集各種教學信息和教學資源。 在研究過程中, 學校為課題組提供相應的場所、 資料, 并保證課題研究經費的投入。第三階段: 總結階段, 從 2009 年 12 月至 2010 年 6 月, 主要任務是整理資料, 進行反復驗證, 完成預期研究成果——課堂教學反思策略。 兩年中我們共寫了各種課題計劃 10 份; 課堂教學反思近 300 篇; 集體推進式電子教案近 100 個; 案例近 30 篇; 論文近 50 篇, 階段性小結和課題總結近 10 份。 其中, 殷秀梅在市級中青年骨干教師優質課活動中獲一等獎; 在縣級數學優質課評比中榮獲一等獎, 方海娟在市級信息技術優質課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果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者其他問題不想在本站發布,來信即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