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價手冊家長寄語小學_小學生家長手冊評語怎么寫_小學生評價手冊家長的話怎么寫

大班的孩子即將面臨幼兒園畢業,寶寶很快就要升入小學了。作為家長的您,都準備好了怎樣幫助孩子適應小學生活,順利渡過從幼兒園過渡到小學生活?

話題1:幼小銜接,家長應持什么態度?

家長的態度既要積極,也要講究策略。

一是激發孩子上小學的熱情。千萬不要用“上學就要受苦頭”等話來嚇孩子,而是要說一些欣賞與鼓勵的話,如:“你真的長大了”“你越來越像小學生了”這樣,會讓孩子覺得上小學很光榮,很自豪。

二是全面關注孩子的發展。一般而言,孩子對學習是否有興趣,生活是否有規律,在集體中是否合群,這幾個方面情況往往影響其入學后的適應性。您需要時時關注孩子在這些方面的發展,讓其逐漸形成良好的學習興趣、行為習慣等。

小學生評價手冊家長的話怎么寫_小學生家長手冊評語怎么寫_評價手冊家長寄語小學

話題2:家長要重點關注哪些問題?

以下這些內容,可以供您分析、了解孩子情況時作參考。

(1)孩子是否對入小學充滿期待與向往?

(2)孩子是否能與周圍同伴友好相處?

(3)孩子離開家人進入陌生環境后是否會沮喪?

(4)孩子是否能自然地與除家人以外的人交往?

(5)孩子對閱讀是否感興趣,是否能回答相關的問題?

(6)孩子是否能獨立完成系鞋帶、戴圍巾、收拾玩具等事情?

(7)孩子是否會照顧自己,如:主動飲水、根據冷熱自己穿脫衣服等?

(8)孩子是否會重復簡單的口信?

(9)孩子是否能熟練地使用紙、顏料、剪刀、膠水、水彩筆等物品?

(10)孩子是否能夠同時記住兩個或三個任務,并執行這些任務?

(11)孩子是否能說出自己的家庭地址和家人的姓名、電話號碼?

(12)孩子是否會承認自己不懂,而主動請求幫助?

家長要踏好準備節奏“學習準備期”所要完成的任務是一個過程。按一般而言,可分為學前、學中和學后,應抓緊學前、關注學中、延伸學后。

話題3:家長如何指導孩子作息規律?

作息有規律也是幫助孩子樹立規則意識,適應社會生活的重要方面。

一、逐步幫助孩子確立時間觀念。在孩子做某件事(喝水、上廁所、做作業等)之前小學生評價手冊家長的話怎么寫,要讓他作好充分準備,明確需要完成的時間。一旦開始,就不允許以各種借口來拖延時間(如小學生評價手冊家長的話怎么寫,來回走動)。另外,可為孩子準備一個定時的小鬧鐘,規定好時間限制,讓孩子自我監督,自己控制時間。

二、安排孩子相對穩定的作息時間。家長最好能與孩子共同制作一張作息時間表,貼在孩子看得到的地方,并要求孩子按照時間表去做相應的事。

三、作息有序與靈活調整相結合。孩子升入小學后,在作息時間上,會有許多意外的變化,為了增強孩子的適應性,父母可以有意識地安排一兩次打破常規時間的事情,如:晚上一起外出觀看夜景、休息日一起看球賽等。如果過分刻板地嚴格遵守作息時間,孩子的適應性反而會大大降低。

話題4:家長應培養孩子哪些自理能力?

生活自理能力是入學準備的必要內容。入學前,孩子需要的生活自理能力包括:

(1)能有序地整理自己的物品和玩具。

(2)用好的東西及時歸位,保持整潔。

(3)能正確處理好用餐、盥洗、排泄等事情。

(4)能幫助家人、自己做力所能及的家務。

(5)比較合理地計劃并安排好自己的時間和活動內容。

話題5:家長如何與老師進行溝通?

您不妨采取以下方法與老師溝通。

(1)通過多種方式與老師保持經常聯系。您除了可以利用家長會、教師家訪時與教師作個別交流外,也可以利用便條、電話、短信、網絡等形式及時地與教師互通信息,使雙方更多了解孩子近階段在家庭及學校中的一些表現,您也可以對教師的教育教學方法、學校的各項管理措施提出合理的建議。

(2)向老師客觀地反映孩子在家的表現。孩子在家中的表現往往是最真實的,其在家中的學習、飲食、娛樂和休息等各種習慣,以及在向家人敘述學校發生的事件中的一些想法和做法,您都可與教師作適當地溝通,以便教師更多了解您的孩子。

(3)傾聽老師對孩子的評價,正確看待教師對孩子的批評。

話題6:家長如何處理師生的關系?

作為家長,可嘗試著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做。

(1)傾聽孩子的訴說。孩子每天在校與老師、同學相處,發生的大事小情都希望在家中與您分享。這時,您要注意傾聽孩子的訴說,因為這是了解孩子在校學習生活的最好途徑,您與孩子一起分享好消息或有趣的事,讓孩子覺得校園生活的快樂,從而加深與老師的親近感。

(2)多與老師溝通。學校和家庭在教育孩子的目標上是一致的,都希望孩子能茁壯成長,但是由于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學校和家庭在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上容易產生分歧,使孩子難以適應。

小學生評價手冊家長的話怎么寫_評價手冊家長寄語小學_小學生家長手冊評語怎么寫

這里,就要求您能夠多與老師進行溝通,共同探討教育的理念。如果對老師的做法有所不解,可以坦率地提出并探討,從而達成共識。家長在這一問題的處理上不要心存顧慮,這樣反而容易產生誤會,適得其反。

(3)切忌與老師關系過分親密。有很多家長希望通過送禮、請客吃飯等方式增進與老師的感情,以獲取老師對自己孩子的特別照顧。家長的心情可以理解,但這樣的做法實不足取。

家長不僅要關注孩子面臨上學的“初期”,而且要關注孩子成長過程的“全期”,不僅要關注孩子的“學業”,而且要關注孩子的“習慣”。

話題7:家長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自信心并不是與生俱來的,是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逐漸養成的。作為家長,要為孩子自信心的培養創造條件。

首先,您不要亂作比較,尤其不要把您孩子的短處與其他孩子的長處相比較。世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也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指紋,千人一面的世界是不可思議的。每個孩子都是這個世界的唯一,因為他們世界才豐富多彩。

其次,您要善于發現自己孩子的長處,大膽激勵。每個孩子都有長處小學生評價手冊家長的話怎么寫,您不妨從日常生活中,從不起眼的小事中去尋找,并要直率地告訴孩子“某事,你做得真棒”。

第三,創造機會,積累自信心。您不妨在家中設計并進行孩子擅長的游戲活動,如與孩子進行一些親子游戲,設置一些能夠實現的小目標,讓孩子在完成任務后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悅,讓他在心里感知自己是行的。

話題8:家長要培養孩子哪些學習習慣?

學習習慣一般是指和學習有關的、由良好的心理素質支配下的行為和習慣。良好的學習習慣從學習規范開始。

對于剛入學的孩子,您特別要關心他一些有利于學習和學校生活的習慣,如:

(1)傾聽和提問的習慣;

(2)表達和發言的習慣;

(3)閱讀和書寫的習慣;

(4)記憶和思考的習慣;

(5)遵紀和守時的習慣;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果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者其他問題不想在本站發布,來信即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