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造字哪家強?訊飛PK百度輸入法
01
輸入法成AI新入口
從瀏覽器、辦公軟件到獨立APP,“百模大戰”中的科技巨頭不斷嘗試將AI融入人們日常應用中,以獲得更高的用戶黏性與用戶數量,而就在大部分人盯著人機對話、AI生圖等多少有些“同質化”觀感的AI主流應用時,以微軟、騰訊為代表的科技巨頭,已經將目光放到了輸入法上。
微軟Beta版輸入法的出現不僅將Bing人工智能聊天機器人整合到了鍵盤圖標上,更提供多種對話模式可選且宣稱可以預測用戶輸入內容,完全可以成為AI新的入口。
微軟之外,同樣推出大模型且早已就在第三方輸入法領域有所布局的百度、訊飛等科技企業早些年都有發布融入AI概念的輸入法產品,不過這批產品更多圍繞字詞聯想、語音輸入等方面進行優化,強調語音、語義理解和用戶習慣偏好采集與優化,同當下人機對話有較大差異,以至于多年來輸入法一直都是成熟而穩定的市場。
隨著AI技術更迭和大模型的推出,國內輸入法開始尋找自己新的定位,以百度為例,AI侃侃功能的推出,為用戶提供情感AI對象林開開和葉悠悠兩位虛擬人物,推動AI應用在輸入法領域落地的同時,也為輸入法贏得了更多年輕用戶的青睞。而當前用戶對輸入法的要求已經不再滿足于基本輸入功能,開始追求多種輸入方式以及個性化的輸入效果以滿足不同場景下需求。
面對這樣的大環境趨勢,百度輸入法上線國風鍵盤,升級AI造字、助聊等功能,訊飛輸入法在行業內打造首個原創內容生態圈“顏計劃”,推出高品質的鍵盤皮膚,滿足用戶對“顏值”和“言值”雙重提升的需求。
今天,我們就以AI造字功能為核心,對比下訊飛和百度兩家輸入法在個性化上的差異。
02
界面對比:讓輸入法獨立出來
作為使用最頻繁的APP,位于“后臺”輸入法往往以幕后角色出現,很少有用戶會單獨研究輸入法APP的設置和使用。事實上,作為AI時代潛藏的入口,輸入法們早已不滿足于“幕后英雄”的定位,相對獨立的APP設置,為用戶提供更多功能服務的同時,也拉開彼此間的應用差異。
啟動訊飛和百度兩款輸入法的獨立APP后,對比可以發現兩者UI界面設計差異非常明顯,訊飛界面使用圖標較小,除展現的信息量較大外,整體也顯得精巧,而百度輸入法默認圖標較大,能有效緩解用戶視覺疲勞。
兩款輸入法UI界面均采用上中下的三段式設計,頂部為分類菜單,中間內容部分以特色皮膚展示為主,而底部則是工具菜單,兩款輸入法在底部菜單設計上有較大差異,百度輸入法分為“皮膚”“表情”“語錄”“字體”“我的”五個部分,訊飛輸入法則簡單分為“首頁”“Biu星球”“我的”三個部分,將“字體”“表情”等放到了頂部,用戶可以根據需要選用。
從界面設計可以看出,目前輸入法獨立APP設置主要是以更換皮膚為主,這本身也是當前輸入法用戶最常用的功能,而我們重點希望體驗的“AI造字”功能則位于“字體”菜單中,并未獨立出現在首界面。
點開兩款軟件的“字體”菜單,“AI造字”功能區均位于“字體”界面的最中間醒目位置,百度輸入法對“AI造字”功能賦予的口號為“每個人的字都值得留下”,訊飛輸入法則簡單明了的表示“拍照生成屬于于你的個性手寫體”。
除“AI造字”功能外,兩款輸入法還在“字體”界面提供了許多個性化十足的文藝字體供用戶選擇下載,除限時免費之外,還有大量需要付費的字體可供選擇。對比后發現百度輸入法這邊目前提供了大量明星達人的免費字體供用戶下載使用,這里的明星字體也是由“AI造字”打造,為用戶提供福利的同時,也為自身功能做了宣傳。
03
拍照造字:創造屬于自己的字體
“見字如晤”這或許是只有中國人才懂的浪漫,比起千篇一律的電腦字體,書寫的字體總能讓人浮想聯翩,讓人在字里行間找到溫情。
關于“AI造字”,百度輸入法官方的介紹是通過全新設計的內容編碼網絡及風格編碼網絡,實現了內容與風格的解耦。可以完整建模用戶的手寫風格特征,精準還原不同用戶手寫字體的大小寬窄、筆鋒、書寫速度和力度、傾斜度及371種連筆習慣,在充分保留用戶個性化書寫特征的同時,只需要手寫30個字就可以生成一套屬于自己的字體,涵蓋漢字、字母和數字。
訊飛輸入法則是通過AIGF造字系統(AI Font)將人類手寫字體轉換成電腦可編輯的新漢字。該系統通過FGHA(Fine- )提取目標字跡、分析字體結構,用真實筆跡作為基礎模型;搭載DLHM手寫字跡建模算法(DL ),結合機器小樣本學習和圖像合成能力,生成專屬AI字體引擎,從而方便打造你的個人字庫。
兩者在表述上或許有一定差異,但在使用方式上就大同小異了,均通過拍照的方式識別并采集用戶字體,然后分析并生成屬于用戶的字體。具體使用上先以百度輸入法為例,在“字體”界面點擊“創作我的手寫體”按鈕,系統彈出新的窗口讓用戶選擇“屏幕手寫”或“紙上造字”,前者主要是讓用戶在屏幕上直接手寫12個字,然后系統創造屬于用戶的字體,不過用手指在屏幕上寫字多少有些不習慣,更多人還是喜歡選擇“紙上造字”。
用戶只需要根據屏幕提示完成字體準備,這里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逐行書寫且文字大小均等,排班工整。百度輸入法給用戶提供了30個字的模板,需要用戶按照模板上的字進行書寫而不是隨意書寫30個字讓用戶識別。
完成書寫后即可拍照上傳,系統會對字體進行逐一比對,然后自動生成專屬字體。系統提示需要用戶等待10分鐘左右,筆者實際上等待了不到3分鐘即完成了專屬字體的生成。
完成字體生成后點擊“立即使用”即可在日常社交、文本輸入等場景下做各項輸入,而筆者手寫字體的確不太好看,就不愿意分享給親友了,但對于寫字非常漂亮的小伙伴,完全可以通過微信、微博、QQ等社交軟件將自己的專屬字體分享給親友。
訊飛輸入法在使用上大同小異,不過其并不支持“屏幕手寫”,而是讓用戶通過“本地相冊”或“拍照上傳”手寫字體,同樣要求30個字體,但訊飛輸入法并沒有提供書寫漢字標準,也就是說用戶可以隨意書寫了拍照識別。
比較夸張的是訊飛這邊提示生成新的手寫字體需要30分鐘,不過最終還是在 分鐘左右完成了專屬字體的生成。而對于筆者生成的專屬字體,大家覺得哪一家輸入法打造得更好一些呢?
總體而言,“AI造字”功能的背后,是輸入法強大的AI人工智能技術,AI的特性就是學習的樣本越多,最后給出的結果越精確,也就是說從AI的原理上來講,我們輸入的字越多,最終形成的專屬字體會越貼近我們自己的手寫風格。對于追求個性的小伙伴而言,在打字時擁有個人的專屬字體也超酷的事情,字在人便在,那些封存的、發黃的記憶,不管多老,都會伴隨每一次打字盈滿愛人的回憶!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