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秦始皇 趙高本是秦始皇親族,卻專權擅政,還殺了秦二世,最后結局如何?
趙高本是秦始皇親族,卻專權擅政,還殺了秦二世,最后結局如何?
要說秦始皇生前最大的過失,就是看錯了兩個人。
其一為丞相李斯,秦始皇他老人家當年下達逐客令的時候,李斯憑借一篇《諫逐客令》成功打動了秦始皇的內心,并因此青云直上;
其二就是后來的“大秦罪人”趙高,當時的趙高還只是一個小小的“中車府令”,卻犯下了重罪。
按照秦國的律法,趙高哪怕有十個頭都不夠砍,蒙毅本來想直接殺了他,好在秦始皇法外開恩,才留了趙高一條小命。
就是這兩個秦始皇生前極度信任的人,最終卻導致了大秦的覆滅。
秦始皇沙丘突然病逝后,趙高失去了最大的靠山,因為害怕蒙毅清算自己,所以秘密聯合李斯,秘不發喪,而且矯詔賜死扶蘇,成功擁立胡亥繼位。
作為胡亥的老師,趙高也因此從一個小小的“中車府令”一躍成為了大秦權勢最高的二號人物。
上位之后,趙高教唆胡亥,并與他狼狽為奸,干下了許多人神共憤的事情。
1.培植心腹,殘害忠良,屠戮異己。
趙高上位之后,之前與他早有矛盾的蒙毅自然首當其沖,成為了趙高的“第一把火”。
在趙高的不斷威脅和逼迫下,蒙毅最終被迫接受了“阻止太子繼位”的罪名,然后就在獄中自盡了。
蒙毅死后,兄長蒙恬也以同樣的方法在獄中自盡。
兩人的死也標志著蒙氏家族的覆滅。
說起來,這兩兄弟運氣實在太差。
秦始皇最后一次東巡,突然病重,引起了大家的擔憂。
蒙毅于是決定前往會稽給秦始皇祈福,但他前腳剛走,秦始皇接著就去世了。
蒙毅走后,扶蘇一派在秦始皇身邊也就沒有了“有話語權”的人,這才給了趙高陰謀得逞的最大機會。
蒙恬本來作為北方軍團的主帥,手握三十萬蒙家軍,有著和趙高決一死戰的力量。
而且此時長公子扶蘇還仍在北方軍團中,他們完全可以以“清君側”為口號chatgpt秦始皇,率領軍隊南下chatgpt秦始皇,然后碾壓趙高和胡亥。
哪怕趙高打著秦始皇的名號發號施令,“挾天子以令諸侯”,但只要蒙毅回到秦始皇身邊或者秦始皇的身邊侍衛發現秦始皇已死的真相后,扶蘇一派都勝券在握。
但這一切隨著扶蘇的自殺,都成為了空想。
蒙氏兄死后,趙高絲毫沒有收手的打算,他將秦始皇的23個子女全部處死在了咸陽的街頭。
這些人都是胡亥的親兄弟、親姐妹,但他們被殺,胡亥卻連問都不問一句。
從這里我們也能看出胡亥的薄情和無義。
趙高也因此變得更加囂張跋扈,他將朝堂上不愿意依附自己的大臣全部誅殺,哪怕這些人是正直純良的人。
而對于那些依附自己的人,哪怕他們是一些奸詐小人,趙高也將他們升官嘉爵。
也因此,趙高權勢越來越大,甚至隱隱形成了可以和李斯抗衡的勢力。
李斯,這個輔佐秦始皇統一天下,并且首創郡縣制的人,此時卻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
可能由于覺得愧對秦始皇,還有想要獨善其身,所以在秦始皇病逝后的很長一段時間內,李斯都是一個“透明人”。
對于趙高的所作所為,李斯不管不顧,甚至他很少出現在朝堂之上。
無論什么事情,李斯都表現出了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樣子。
但李斯已經進入局中chatgpt秦始皇,又怎么可能置身事外呢?
作為“篡改詔書”的知情者,趙高自然不會放過李斯,更何況李斯還是趙高前進路上的絆腳石。
所以,李斯的結局從一開始就注定了。
為了弄死李斯,趙高派人誣告李斯的兒子李由,說他與大澤鄉起義的陳勝吳廣聯系密切,還說李斯有“謀反之心”。
胡亥缺乏政治智慧,聽信了趙高的話,于是腰斬了李斯。
估計李斯死的時候,“腸子都快悔青了”,要是他當時站在扶蘇一脈,作為扶蘇的岳父,就算扶蘇不信任自己,但至少下場不至于如此。
李斯被殺后,趙高如愿以償地接管了秦朝的朝政大權,并成為了大秦的丞相。
趙高和胡亥這兩個人簡直就是“天生一對”,又蠢又壞的“渾人”。
在兩人的不懈努力下,大秦“奮六世之余烈”好不容易取得天下在三年內就分崩離析了。
秦二世在位三年后,大秦帝國也走到了末路。
民眾起義不斷,盜竊橫行,甚至秦朝首都咸陽治安也十分混亂。
由于各地農民起義不斷,所以大秦帝國的疆域不斷縮水。
為了自保,大秦最后的名將章邯選擇投降了項羽。
胡亥知道后,立刻責問趙高:“你不是說那些人只是些盜賊,不足為慮么?怎么會這樣?”
趙高于是害怕胡亥會一怒之下殺了自己,因此趙高有了殺掉胡亥自立的想法。
趙高以“暴君無道,生民無辜”為借口殺害了胡亥。
真不知道趙高怎么有臉說的。
胡亥被殺后,趙高密謀自立,卻沒有得到眾人的支持。
趙高也明白自己大概是成功不了,于是只好把玉璽交給了秦始皇的另一個兒子子嬰(身份存疑)。
但趙高也沒有死心,他以秦土地“縮水”為由,僅允許子嬰繼位為“秦王”,給自己下一步篡權做準備。
作為大秦最后的希望,子嬰可不是一個“無能之輩”。
僅從胡亥屠殺始皇帝血脈之時,子嬰能夠順利脫身就能看出來。
此人有大智慧。
子嬰以“生病”、“退讓”為由拒絕接受趙高的建議。
趙高無奈,只好親自前往子嬰的府邸去請他。
殊不知,子嬰早已做好準備——殺趙高,正名分。
這里我們就要提到一個人——韓談。
此人本是一名太監,但由于不愿意與趙高狼狽為奸,所以深受趙高迫害。
于是在這次刺殺事件中,韓談成為了先鋒軍。
由于子嬰不愿意接受王印,所以趙高只好親自前去看望。
剛進入子嬰的府邸,趙高就被韓談一刀“秒”了。
至此,這位禍亂朝政、大秦罪人就這樣結束了自己罪惡的一生。
子嬰殺掉趙高之后,立刻誅滅了他的三族,也算是告慰了扶蘇等人的在天之靈。
趙高死后,子嬰本想以函谷關為倚仗,重振大秦雄風,只可惜此時為時已晚,大秦早已大勢已去,劉邦攻破函谷關之后,子嬰只好被迫投降。
項羽入主咸陽后,子嬰更是成為了“替死鬼”。
但那個誅殺趙高的最大功臣韓談,在秦滅亡之后,卻再也沒有出現過。
歡迎大家在屏幕下方留下寶貴的意見,廢青工作室與您下期不見不散,部分圖片來自網絡搜集,侵刪。 文:小昭 審核:夢愚編輯
文獻參考:《二十四史》《史記》《漢書》《后漢書》《戰國策》《左傳》《春秋》《呂氏春秋》等。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果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者其他問題不想在本站發布,來信即刪。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